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198期
编号:129482
在马来西亚谈经方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98期
     这次去马来西亚讲学,遇到一位我当年的学生。他在当地干得非常出色。他说经方很好用,起效快,能治疗大病、重病、疑难病。他说,刚学医时,一些当地的中医告诫他:南洋湿热多雨,常年如夏,《伤寒论》方是不能用的,应该用温病方。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不准确。

    我说,《伤寒论》书名伤寒,但全书是讲人的应激反应,讲如何用经方来对应和处理各种不同的应激反应。人类面临的应激原很多,寒冷、酷热、潮湿、细菌病毒、创伤、出血、疲劳、紧张压力等很多,人体接受的刺激不一,但人体的应激反应方式则一。所以,《伤寒论》论伤寒是举例,也是泛指,大可不必纠结于气温的高低寒暖。马来西亚天气炎热,人常常出汗,同时空调无处不在,人又容易闭汗,忽冷忽热,机体也非常疲劳,这就是应激,就会出现《伤寒论》上所述的各种方证。我说,来马来西亚几天,看到不少阳虚阴寒证,许多人舌暗淡,面色黄,还真需要用姜桂麻附剂。用经方,谈何南北宜忌?

    那天晚上,他带我品尝了当地的土菜——肉骨茶。这是一些当年码头工人爱吃的菜肴。大块的猪肉和猪骨,用肉桂、当归、党参、干姜、胡椒、白术、熟地、人参、川芎、玉竹、甘草等中药烹制而成,味重汤浓,入口麻辣,喝后浑身发热,周身汗出,几天来旅途讲学所致的疲劳也顿时消解许多。

    可见,在湿热的南方,温热药也是有“市场”的,这几年在我国南方出现使用姜附剂的热潮,也是实际需求。我常常听到关于经方的各种言论:有人说经方用药峻猛,只适宜于北方彪悍的强人;有人说南方没有真伤寒,没有真正的麻黄汤证;有人说古今疾病不同体质不同,古方焉能治疗今病;还有人说经方的方证相应是对症状用药,不重加减,缺乏灵活性……听到这些话,我先为之哑然,继而陷入沉思。不是经方不好,而是那些人想得太多,实践太少,才会有各种误解。经方的推广与普及任重道远,还需要有识之士们的不懈努力!(黄煌), 百拇医药(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