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31期
编号:120904
用“接地气”的作品传播中医药文化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31期
     2月21日,反映中医行业的电视剧《老中医》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这部电视剧的播出让不少行内行外的观众翘首以待,也让中医药文化变成具体可感的故事情节,走进了千家万户。

    剧中,小铃医高小朴把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原文当作自己的口头禅,医生赵闵堂讲出中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还有细心的专业观众发现主人公翁海泉开方子用了开骨散加牛膝。这些中医药元素和故事情节让许多中医药行业内的人士深感亲切,也让不少过去对中医药不甚了解的观众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识。

    不仅如此,这部电视剧还展现了中医药的师承传统、表现了“废止中医案”的历史。剧情设置切中了当下观众对中医乃至对医疗、对生命的困惑与思考,用“接地气儿”的故事将观众带入其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医药文化。

    从《大宅门》到《神医喜来乐》,再到《老中医》,反映中医药行业的电视剧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过硬,在观众中颇具口碑。这些文艺作品塑造了白景琦、喜来乐等许多个性鲜明、医德高尚、为人磊落的鲜活人物形象,不仅传播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还在无形中传递了为医立德为先的理念,弘扬了中医精神,赢得了观众的认同与赞许,同时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现如今,中医药文化传播早已成为社会公众的迫切需求。人们需要像《老中医》这样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文艺作品拉近他们与中医药的距离,提高健康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但是,想要讲好中医药故事并不容易。如何更好地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实语境相结合,如何让专业甚至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变成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让中医药文化传播真正接上“地气儿”?一方面需要我们找到切中时代脉搏、迎合观众关切的好选题。比如前些年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医道》也曾给海内外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学习、了解传统医学的热潮。这些作品展现了传统医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极强感召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在继续探索、创新传播形式的同时,借鉴过去的经验。比如,清代有一种药性剧深受百姓欢迎。这种药性剧以中药药名为角色展开剧情演绎,寓教于乐,讲解了460余种中药的药性、功用,且紧密贴合角色定位及剧情铺展。不仅对中药介绍得十分全面,形式也非常易于普通百姓接受。

    这次《老中医》的播出,可以说是开了个好头,为中医药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带来契机。相信在未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像《老中医》这样优秀的中医药文艺作品还将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

    (作者罗乃莹系本报记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