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97462
教育有个“手表定律”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1月16日 生命时报 2021.11.16
     教育有个“手表定律”

    长辈意见不统一时,别当着孩子的面争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一个人戴一块手表,他可以准确的知道时间;可若他同时戴两块或两块以上的 手表,可能就无法确定时间了,因为每个手表上显示的时间不同,手表多了,反而会带来混乱。这就是英国心理学家萨盖提出的 “手表定律”。其实,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如果父母意见不统一,或是祖辈与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会给孩子带来混乱,甚至影响其成长。

    当多重意见相左时,孩子分不清谁对谁错,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容易感到茫然无措。此外,当家人意见不统一时,有些孩子会利用大人的矛盾,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学会钻空子,不利于养成好习惯。所以当多种意见方向不同,甚至相反时,难以形成家教合力。可是生活中,家庭成员难免出现教育理念不统一,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1.孩前一致,孩后讨论。当家庭成员在管教孩子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可以在孩子背后进行充分讨论。在孩子面前尽量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不妥当或不完善之处在孩子背后再商议。

    2.父母是教育主体。当父母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最好不要插手,并且尊重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如果觉得过于严苛或有不妥之处,可以私下里商量,决不能在父母管教时,盲目护着孩子。

    3.逐一尝试。有时候父母的教育观念不同,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分别进行尝试,结合实践看效果。如果效果好,就坚持。如果效果不好,再尝试另一种方案。经过尝试与比较,家人可以摸索出一种相对正确有效的方案。

    4.加强学习,形成合力。教育孩子也需要不断学习,作为家长,平时可以多看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了解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家教理念,走进孩子的心里。当全家人都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时,分歧就少了。

    5.有“规”可依。父母也可以适当为孩子树立“规矩”,约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出现不良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些规矩要让孩子心中有数。在执行时,要对事不对人,严格执行,前后一致,保持连续性。这个“规”就是唯一的“手表”,让孩子准确运用,管束自己的行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