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20.11.24
编号:86754
爱因斯坦靠玻璃纸撑了七年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4日 生命时报 2020.11.24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 石宜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喜欢抽烟,没有运动的习惯,又因为不良饮食习惯长得胖些,一直没出过健康问题,直到1948年,69岁的爱因斯坦右上腹总是疼痛,且会持续几天,几乎每次都伴随呕吐,症状很像胆结石。爱因斯坦告诉尼森医生,他在家中的浴室昏倒了,这并不是典型胆结石该出现的症状。X光片也显示,爱因斯坦的胆囊没有结石迹象。尼森发现爱因斯坦腹部中央有一处脉动的团块,考虑到爱因斯坦突如其来的痛楚和昏迷,怀疑是急性腹主动脉瘤。

    心脏是驱动血液循环的马达,持续不断地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送往全身。主动脉则是身体输送血液的公路,沿途会分出许多分支,心脏通过它们将泵出的血液输向胸腔、腹腔内大大小小的脏器。主动脉的管壁很有弹性,能够承受极高的血压。在经年累月地操劳下,主动脉会逐渐老化、失去弹性,像气球般越胀越粗。局部薄弱的地方会扭曲变形成主动脉瘤,成为身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爆开,瞬间夺走生命。
, http://www.100md.com
    时至今日,摘除主动脉瘤的手术已经有了标准流程,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实施手术须有两项先决条件——影像检查,判断主动脉瘤的大小、范围和位置;合适的修复器械和材料。然而,这些在1948年都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心脏手术或主动脉瘤摘除就如同拆炸弹,是医学界想都不敢想的事。其实早在1817年,就有医师想通过结扎主动脉来处理主动脉瘤,遗憾的是,经过100多年的尝试,依然没有满意的结果,绝大多数患者都在短期内死亡。外科医生面对急性主动脉瘤破裂,只能结扎主动脉来拯救患者性命,但病人需要面对因此而截肢的后果。

    爱因斯坦难以接受截肢,拒绝结扎主动脉,毕竟他觉得自己没有立即死亡的危险。但如果置之不理,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因此,尼森尝试了一种实验性的治疗——用包装糖果的玻璃纸把动脉瘤包裹住。他认为,玻璃纸对身体来说是异物,能刺激结缔组织,促成疤痕产生,加强受损的动脉壁,或许能延迟动脉瘤破裂。

    尼森为爱因斯坦手术时,发现他的胆囊非常健康,并没有结石,但腹主动脉瘤已经像葡萄柚那么大。要把原本包在糖果上的材料,用到史上最伟大科学家的动脉瘤上,还真的需要一些勇气。如今,血管外科医生听到手术中使用玻璃纸,一定会觉得十分可笑。然而,爱因斯坦术后3个星期便返回普林斯顿,他恢复得不错,甚至到佛罗里达州旅行。在接下来的5年多时间,爱因斯坦把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中,还婉拒了担任以色列总统的建议。
, 百拇医药
    他带着玻璃纸包裹的动脉瘤,活了7年,这是个奇迹。1955年,爱因斯坦病情逐渐恶化,有一天在会见访客后倒在浴室,不定时炸弹终于引爆了。爱因斯坦一开始拒绝就医,但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麻烦,最后还是去了普林斯顿医院。他的腹痛有时会反射到右上后背,外科主任认为他的腹主动脉瘤已经开始破裂,建议手术切除,被切除的部分用逝者的主动脉代替。这一手术方法刚问世不久,受限于手术技巧、设备与经验,患者术后存活率很低,但终究是一线生机。可爱因斯坦还是拒绝了,他说:“用人工的方式延长生命实在没有什么意思。我已经走完人生,离开的时候到了,我将优雅地离开。”他还对助理表示:“我一定会死,何时并不重要。”

    接下来几天,爱因斯坦时不时会肚子剧痛,需要使用吗啡才能缓解。面对生命的尽头,爱因斯坦显得相当平静,仍旧持续思考,摸索着难以捉摸的统一场论。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在一阵剧痛之后停止了呼吸,他的病床边放着12页写满方程式的草稿,一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世界。

    杨振宁说,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霍金说,在过去的100年中,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原因不在于政治,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科学技术——直接源于先进的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没有别的科学家比爱因斯坦更能代表这种科学的先进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