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2021
编号:13795180
胰岛素皮下注射与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対比(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21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筛选出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间选为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0例。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为研究组,使用静脉注射的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BG、PBG以及HbA1c水平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实施胰岛素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血糖控制也较为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如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临床常见疾病,孕妇在妊娠前糖代谢较为正常,是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以及胎儿均会产生影响,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胎膜早破、尿路感染、羊水过多的情况均要显著多于正常妊娠女性,故将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及预防低血糖发生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临床治疗GDM主要是对血糖进行控制,以防血糖上下浮动[1]。故本文作者就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筛选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筛选出的80例GDM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40例,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其中研究组年龄在22~32岁,平均年龄(27.72±2.01)岁;孕周为30~38周,平均为(34.52±2.04)周。对照组年龄在21~33岁,平均年龄在(26.58±2.64)岁,孕周为30~38周,平均为(33.96±2.78)周。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2]:1)患者已与院内签订知情同意书;2)经饮食与运动治疗2周后其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的患者。排除标准[3]:1)与孕妇沟通有困难;2)患有心、肾、肺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疾病;3)本研究未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方式治疗,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H10890001)10mL:400单位,静脉持续滴入4~6单位/h,依据患者病情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研究组进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按医嘱对剂量进行调配,每天在三餐15min前注射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J20150072)3mL:300单位(筆芯),剂量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进行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使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批号:国药准字J20090101)300单位/3mL/支,在睡前进行皮下注射,1次/d,地特胰岛素初始剂量为6单位,此后依据患者空腹血糖及病情调节,每次2单位。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FBG正常范围为3.3~5.6mmol/L,PBG正常范围为4.4~6.7mmol/L,HbA1c正常范围为4.8%~6.2%[4]。

    2)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痊愈:孕妇临床症状消失、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显效:孕妇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糖还有微小波动;恶化:血糖波动较大,孕妇病情严重。

    3)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常见不良反应有羊水过多、低血糖、早产以及妊娠期高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5.0系统程序处理数据,采取%表达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采取(±s)表达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FBG、PBG水平

    分析两组治疗前后FBG、PBG、HbA1c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组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两组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百拇医药
    3 讨论

    GD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GDM的发生是因为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此时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所致。患有GDM的患者,其全身小血管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造成其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导致管腔变窄,引发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如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对产妇以及胎儿均会产生严重影响[5]。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随之改变,GDM发病率不断上升,对孕妇而言,GDM将直接影响妊娠结局;而对胎儿而言可能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6]。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有巨大意义。

    目前针对GDM,早期临床主要采取饮食干预以及运动指导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仅依靠饮食与运动干预效果欠佳,因此临床常采取药物联合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病情[7]。胰岛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是如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且治疗效果显著。胰岛素能够参与调节糖代谢,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以此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促进脂肪、糖原以及蛋白质的合成[8]。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静脉给药难度较大,会使血糖波动较大,易引起低血糖以及高血糖反应;而多次皮下注射能够依据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斟酌给药,安全性较静脉给药要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FBG、PBG水平对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表明给予GDM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效更加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在临床中有巨大意义;研究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表明皮下注射胰岛素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http://www.100md.com(赵东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