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
编号:13567456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3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MP-IgM(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IL-13(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分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结果: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方法

    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炎支原体会直接损伤到患者的上呼吸道,继而显著增加呼吸道反应性,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大多数研究资料显示[1-2],肺炎支原体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是1)气道高反应性;2)可逆性气道狭窄。当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到刺激性气体或者刺激性物质时会发生气道受阻状况,继而使得患者出现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有99例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9.52±7.59)岁;平均体质量为(66.25±14.45)kg。对照组中有102例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9.60±7.66)岁;平均体质量为(66.31±14.40)kg。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化痰平喘、持续吸氧、抗感染、止咳和对症支持治疗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静脉推注阿奇霉素(企业名称: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606),加入到25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0~2.0mg/mL,滴注时间不少于1h,连续使用3~5d;再口服阿奇霉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67;生产企业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首日服用500mg,第2至第5日每d 1次口服本品250mg),服用3d后再停用4d,持续治疗21d。

    两组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3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应用血球分析仪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方法,阳性肺炎支原体抗体为滴度大于或者等于1∶40。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MP-IgM(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IL-13(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根据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分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和(±s)表示,并分别行χ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分析

    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6.67%(130/150)、阴性率为13.33%(20/150),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23.33%(35/150)、阴性率为76.67%(115/150),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以及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分析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3-5],支气管哮喘在发病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到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生成的各种炎症因子也作用在气道之中。反复感染的呼吸道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影响因素,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尖端特殊结构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神经氨酸受体之上,使得气道内的某些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增多。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者,超过30%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会诱发支气管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初次发作和反复发作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组的白细胞介素-13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组(P<0.05)。白细胞介素-13是一种对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的细胞抑制,诱导嗜酸性粒细胞聚集,通过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能够释放炎症介质而参与到气道反应之中。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

    参考文獻

    [1] 赵宏霞,庄哈娜,柯宇星,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和γ干扰素水平检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04):270-271.

    [2] 张秋霞,应卫平.老年肺心病静脉使用氨茶碱血药浓度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9):1522-1523.

    [3] 李萌,刘斐,孙松.多索茶碱注射液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78-79.

    [4] 戴红艳.氨茶碱最新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14):274-275.

    [5] 李红,周盛,许晶,等.多索茶碱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76-1177., http://www.100md.com(刘树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