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
编号:13609599
皮肤镜在痤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5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镜在痤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诊治的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皮肤镜检查,记录检查效果。结果:所有痤疮皮损处表皮和真表皮交界处黑素数量均增多,皮肤镜下表现为表皮和真表皮交界处圆形/椭圆形黑素颗粒。痤疮皮肤镜下血管呈条状模式或分支模式,血管形态与数量评分相一致(r=0.872,P<0.05)。结论:皮肤镜在痤疮的临床应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皮肤镜;痤疮;血管形态;黑素;相关性

    痤疮为一种与遗传、内分泌、感染以及免疫异常等多因素有关的毛囊,在早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粉刺,随着病程的发展,可出现脓疱、结节、囊肿、丘疹等多种损害,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代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主要与炎症反应、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痤疮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需要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组织病理检查为有创性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工具,在色素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皮肤镜在痤疮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诊治的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者长期临床随诊确诊为痤疮;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20-80岁。排除标准:不愿参加此研究的患者;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就诊前1个月内外用药物治疗或6个月内系统口服药物治疗;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8.22±4.2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4.11±2.19)kg/m2;平均病程为(1.99±0.42)个月。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皮肤镜检查,选择德国FotoFinder公司的皮肤镜系统,放大倍数为50~100倍,用蒸馏水作为黏合窗与组织之间的浸液,以70%乙醇作接触媒介,消除皮肤表面反光。皮肤镜照片由同一工作人员采集,避免操作带来的差异。由两位经过皮肤镜培训的皮肤科医师在不了解患者资料的情况下,分别进行皮肤镜诊断。

    1.3观察指标

    1)血管结构:环状血管、逗点状血管、非典型血管、点状血管、小球状血管、发夹样血管、分叉血管;2)非血管结构:无结构区域、点状出血、蜂窝状色素网、白色鳞屑、黄色鳞屑。记录皮损评分,分数越高,皮损越严重。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学分析,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与百分比表示,对比为t检验与卡方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水准a=0.05,P<0.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痤疮分布情况

    与周边正常皮肤相比,所有痤疮皮损处表皮和真表皮交界处黑素数量均增多,皮肤镜下表现为表皮和真表皮交界处圆形/椭圆形黑素颗粒。色素表现为特征性的鹅卵石样模式或大圆环模式。

    2.2痤疮血管情况

    正常皮肤皮肤镜下表现为淡黄/白色背景,无斑点、斑片、血管影。与周边正常皮肤相比,皮损处血管数量评分为(3.21±0.56)分,其中1分20例,2分15例,3分30例,4分15例。血管形态评分为(2.87±0.45)分,其中1分25例,2分20例,3分25例,4分10例。呈条状模式或分支模式,血管形态与数量评分相一致(r=0.872,P<0.05)。

    3讨论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类型。现代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机制是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皮损疾病。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痤疮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社会功能。

    部分痤疮病例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为此对于诊断的要求比较高。既往痤疮临床诊断多需病理活检确诊,而皮肤镜为皮肤科常用无创检查手段,当前应用也比较常见。痤疮病例在皮肤镜下可表现为皮损表皮层黑素均增加,其深度情况取决于局部黑素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兩者的改变均会导致肤色变深。

    血管结构为痤疮又一皮肤镜下重要特征,多表现为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结构改变,结合临床均易于鉴别。本研究显示,皮肤镜下痤疮呈条状模式或分支模式,血管形态与数量评分相一致(r=0.872,P<0.05)。尤以皮损中央区域明显,呈近似簇集血管分布结构。同时血管数量和形态与黑素数量和形态呈正相关,推测黑素和血管改变共同参与痤疮的发病过程。

    总之,皮肤镜在痤疮的临床应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不过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及缺乏病理学支持,痤疮血管与色素评分问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百拇医药(王婧 张震)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