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4
编号:13650392
真菌性肺炎通过X线与CT诊断的效果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4
     【摘 要】目的:分析X线和CT在真菌性肺炎诊断方面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真菌性肺炎患者,通过X线和CT影像检查对其疾病做确诊,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特点。结果:X线表现出53例炎性浸润,50例蜂窝状、肺气囊影、空洞,17例为脓胸和气胸,13例为球形病灶。与病理检验相符率为92.72%,CT相符率为94.55%。结论:真菌性肺炎病程长,治疗时间长,需长期拍片复查,X线胸片检查结果准确性有保证,较CT费用小,病人接受放射线辐射量低,放射损伤小。因此对于患者而言,X线检查更容易接受。

    【关键词】X线;CT;真菌性肺炎

    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剂的广泛使用,真菌性肺炎的感染人数逐步增多,这个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全球都在面临该问题。在临床上,真菌性肺炎的诊断特异性不足,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误,其中所产生的致死率也较高,因此对于该病的及时确诊尤为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5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其中男性为37例,女性为18例;年龄范围为27~82岁,平均年龄为(65.4±11.9)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瘦弱、乏力、低热,其中有糖尿病者8例,结合病史者6例。病患从症状出现到就诊的时长范围为1~3个月。

    1.2 方法

    两组均通过X线、CT检查,采用64层螺旋CT,常规平扫,扫描速度为1s/r,电压为120kV,电流为180~250mA;HRCT扫描层厚1mm,增强扫描中对比剂选用碘海醇,以1.5ml/kg标准进行给药,通过上肢静脉以2.5~4.0ml/s的速度进行注射。扫描范围从胸腔到肋膈角。同时痰培养表现为均有真菌生长。采用岛津DR摄片系统,X线管双焦点0.6 /1.2 mm,佳能( Canon) 探测器(FPD)。

    1.3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 13.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以P<0.05作为组建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X线与病理检验结果相符率为92.72%,CT检查相符率为94.55%,两种检查方式差异不明显。检查结果中,X线表现出53例炎性浸润,50例蜂窝状、肺气囊影、空洞,17例为脓胸和气胸,13例为球形病灶。CT表现为肺部片状浸润,在肺下叶有显著表现,主要分布在胸膜下部分,部分表现为肺气囊影、空洞,其中主要以肺气囊影更多,少数有气胸和脓胸。CT与X线诊断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性。详见表1。

    3 讨论

    真菌性疾病可以分为浅部和深部,其中深部型涵盖有系统性和皮下组织的真菌性疾病。系统性的真菌病表现为真菌损害到了深部的器官、组织,特别是在广泛运用抗菌和抗免疫性药物后,导致病菌快速的涌现,当人体免疫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人体内的真菌感染后会成为致病菌。临床上由于化疗而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引发恶性肿瘤病患出现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1-2]。

    真菌性肺炎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由于基础性疾病导致的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缺乏、减少,从而表现为变性的炎症,但是病变的周围组织并没有明显的反应,也没有肉芽肿生成,同时也没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等反应出现,X线胸片检查呈现为淡薄的云絮样的阴影。X线胸片可以根据病灶部位、范围、不同播散的途径来表现为多种形态特点,一般可以总结为支气管肺炎型、多数小斑片影型、局灶型、粟粒型、大叶性肺炎型、空洞型等。其中以前两种类型为最多见。在疾病的初期,真菌顺沿起到进入导致支气管炎症,同时入侵到肺部组织,X线则呈现支气管肺炎型,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增多、杂乱,沿着肺部纹理分布的斑点边缘有模糊的阴影。真菌通过血行途径来播散会导致肺部组织有炎症的渗出、组织出现坏死,X线为多数小斑片影和粟粒型。当病情不断地发展,局部型病灶或者小斑片情况会逐步的增大、融合,从而形成大叶性肺炎,甚至有空洞出现。相关病灶的多发、发展迅速、容易生成空洞,病灶周围没有显著的晕环,这些都是X线展现真菌性肺炎的独特表现。一般情况下,真菌性肺炎的吸收速度较慢,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充分达到阴影吸收,同时会留下纤维条索的阴影。在诊断上,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如果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出现了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发热等,就可以考虑到真菌性肺炎的可能。特别是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减少,免疫缺陷、激素运用等,患者没有严重性全身毒血症时要特别的关注。应该立即给予X线胸片的检查,要进行随访观察动态变化。要提高对病原学检查,痰培养阳性也可能是由于药物治疗所导致呼吸道菌群失调所引发,但是痰真菌培养的阳性与病理诊断的相符比例,目前来说在90%左右,准确性较高。

    X线与病理检验结果相符率为92.72%,CT检查相符率为94.55%,两种检查方式差异不明显。检查结果中,X线表现出53例炎性浸润,50例蜂窝状、肺气囊影、空洞,17例为脓胸和气胸,13例为球形病灶。CT与X线诊断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性,X线表现除了较好的检查效果。我院为血液科特长医院,粒细胞缺乏合并肺炎患者最常见,每年可见肺炎300~400例,其中真菌性肺炎病程长,治疗时间长,需长期拍片复查,X线胸片较CT费用小,同时X线在诊断准确性上有一定保证,与CT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同时病人接受放射线辐射量低,放射损伤小。因此对于患者而言,X线检查更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刘广红.AIDS患者马红球菌肺炎的X线及CT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3,(10):124-125.

    [2]陈素云,罗帝林,黄丽华,等.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炎的X线与CT表现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7):343-344., http://www.100md.com(周向海 华定新 陈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