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2009
编号:13844228
农村未成年人的乡情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幸福家庭》 202009
     乡情的内涵十分丰富。乡情,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生活的地方的基本风貌体现,是自然、人文与社会的综合体。乡情,是走不完的羊肠小道,是放牛羊的河滩,是看不够的绿树群山,是儿时戏水的清泉,是尝不尽萦绕的“祖根”。乡情,是一个人因深受家乡的影响,对家乡产生的深厚感情。乡情,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起点,更是心灵归宿的终点。

    乡情教育是指以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发挥乡情资源优势,将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举措。

    

未成年人乡情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未成年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家乡,是未成年人最早触及、距离最近、感受最真的社会。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习性,决定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很少,对家乡的了解也相当有限。正因为对家乡认识不足,所以在他们的脑海里,家乡观念比较淡漠,也就谈不上热爱。家乡有美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历史文化、巨大的改革变迁,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孩子们童年结下的友情,给未成年人热爱家乡更多的理由。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乡情教育,能让未成年人对家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与家乡产生更多的交融,从而使未成年人生发热爱家乡的情怀,并根植于心底。爱家乡,也就是爱祖国。乡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孩提时代是播种的好时机,对未成年人进行乡情教育,是培养未成年人爱家爱乡爱国的有效措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