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75096
女性就业,“隐形门槛”怎么拆(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幸福家庭》 2019年第6期
     不久前,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通知发出的第二天,“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的话题就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新举措对于拆掉女性就业“隐形门槛”能带来什么成效?女性面对就业中“隐性歧视”作何选择?帮助女性实现平等就业还需要破除哪些障碍?

    躲不开的“隐性歧视”

    毕业季即将来临。

    硕士研究生王雨萌给石家庄几家招聘单位投了简历,其中有一家她很想去的学校,但在那里任教的一位师兄私下给她透了底:“说实话,我们学校不希望招女生。因為学校女老师太多了,而且好多在排着队生孩子,给课程安排增加许多压力,如果再招女老师,学校的管理会出现更大困难。”

    有着类似遭遇的不只是小王。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小马,毕业前参加了省会多场面试。“好多企业过来面试时,都是先面试男生,把女生晾一边,有时候连面试官都见不到,就被告知可以走了。”她心灰意冷地说,一些女生就算读了“好就业”的专业,也很难得到与男生同等的机会。

    今年28岁的姣姣,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邯郸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后来爱人被调到石家庄,姣姣决定来省会发展,于是她开始四处投递简历。“我觉得我学历挺高,也有工作经验,形象也不差,应该不难找工作。”然而现实是,三个多月后,她依然处于待业状态。

    姣姣说,几乎每次面试,用人单位都会问及她的婚姻、生育状况。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应聘某保险公司综合行政岗位:“他们对我各方面的条件都很满意,唯独对我处于已婚未孕的状况表示遗憾——公司怕我工作一年半载后就开始休产假。”

    针对现实中女性就业各种遭遇,有分析认为,当前女性就业性别“门槛”主要有两种:一是显性“门槛”,即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上明确标明“仅限男性”“男性优先”等限制条件。二是隐形“门槛”,即在招聘时不明确拒绝女性应聘者,但女性的录取率明显低于男性。或者在录取过程中,对女性结婚生育等特殊生理状况作出限制,迫使很多女性“知难而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曾发布一份报告称,投递简历后,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的女性高约42%。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组织撰写的《2018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男性劳动参与率为82.84%,女性为68.84%,两者相差14%,且近几年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经调查发现,即使顺利就业,在女性比较集中的行政、宣传、办公室文员等岗位,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她们也常常极容易被替代。

    不久前,供职于河北某知识服务公司的小肖,一年合同到期之后被开除了。她在公司做商务行政,每天的工作是审合同,虽然很难做出什么成绩,但也没犯过错。“我这个岗位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做,投简历的一大堆,领导想换人就是一句话的事,而且应届生的工资还低。”小肖无奈地说。

    因为害怕被替代,一些女性选择更加努力工作来增强竞争力。

    省会某公司的职员小马,是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工作努力,吃苦耐劳。有件事情却一直让她很苦恼:“我刚到公司的时候工资是每月4200元,而同期进单位的同岗位男同事,起薪是每月4600元。一年之后涨薪,我涨到了每月4900元,而男同事涨到了每月5600元。”

    不仅待遇有差别,男性的发展空间也比女性好很多。

    小马公司的销售员安姐,业务能力很强,连续几年都是公司的销售冠军。怀孕那一年,她不仅熬通宵写方案,还经常挺着大肚子到处跑业务。可如今,比她晚进公司的男同事都升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而她依然还只是个业务员。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逐渐由“招聘公告”转向“幕后”,这种“隐性歧视”使女性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限制和障碍。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女性整体收入大约是男性收入的76%;在高管管理人员中,男性比例高达81.3%,女性仅有18.7%。

    为何总被区别对待

    在不少用人单位看来,女性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等并不输于男性,有些甚至比男性更优秀。那为何女性就业时总被区别对待?

    陈先生是省会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对女员工的印象是“事多”:“喝酒应酬也好,出差也好,我一般不会用女员工。有时候晚上需要加班,女员工说天黑了太危险,我也不敢多留她们。”而且,陈先生难以理解的是,有女员工竟然提出要放月经假。

    陈先生说,自己毕竟是生意人,公司运营分分钟都在烧钱,总不能为了照顾某些人影响公司的效益。他说,自己做的也不是慈善机构,所以每次招聘筛选简历的时候,很多女性简历都是直接略过。”

    经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为顾虑的还是女性“三期”(孕期、产假期、哺乳期)。

    石家庄某科技公司的刘经理认为,孕期女性的身子骨弱,工作量和工作产出都会减少很多。等生完孩子,紧接着就是近半年的产假,岗位工作需要有人接替来做。哺乳期内,每天1小时的哺乳假,让女性根本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的《河北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要求,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等设施。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三期”照顾,还是建立孕妇休息室、哺乳室,都是让企业承担了社会生育成本,因此企业更偏向于录用男性求职者。

    这一点,在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后,显得尤为明显。

    王莎莎在读研期间就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本以为毕业以后找工作可以顺风顺水,没想到依然逃不过“结婚了吗?要二孩吗?什么时候生?”的三连问。, http://www.100md.com(王璐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