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991865
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采用植入球囊扩张式支架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4~16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技术成功率、脑卒中复发率、死亡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结果治疗前此34例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1.23±7.57)%,术后平均狭窄率为(7.82±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为(0.54±1.24),与治疗前(0.59±1.8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过程中患者脑卒中复发率为5.88%,死亡率为2.94%,围手术期并发症率为0,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0。结论采用植入球囊扩张式支架的方法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支架;椎动脉;狭窄

    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主要引起的后循环缺血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根据WASID研究数据显示,经过严格的抗血栓药物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后同侧年脑卒中率仍旧达到约10.88%,表明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支架具有微创和确切性血管重建的优点渐渐显现,运用植入支架的方法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逐渐得到推广。球囊扩张式支架是我国研发的新型颅内血管专用系统,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