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3122680
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改进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张超 刘艳珍
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检测系统的改进研究,免疫荧光层析法,荧光检测光路,层析试剂条卡壳,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微量取样器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针对韩国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仪定量检测系统的光路设计、试剂条卡壳、电机驱动电路进行初步改进研究,并介绍了一种两用的微量取样方法。初步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系统在大幅降低成本以及优化反应体积后,并未对检测准确度产生影响,光路及光电池的更换还对检测精密度指标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改进方案为开发出满足临床应用需求的新型POCT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免疫荧光层析法;荧光检测光路;层析试剂条卡壳;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微量取样器

    [中图分类号] TH7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157-05

    免疫荧光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层析技术和免疫荧光分析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方法。即将荧光染料颗粒作为示踪标记物用于抗原抗体反应,当待测溶液中抗原与试纸条上抗体发生反应后,使用激发光照射试纸条上检测区域根据敏感物质浓度大小而呈现不同的荧光强度,通过与分析物校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到待测溶液中目标物质浓度的检测结果[1-2]。目前国内外利用此技术已相继研发出诸如韩国i-Chroma系统等自动化检测系统[3],其典型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具有成本低廉、方便快捷、便于定量等特点,此类干式免疫荧光层析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药品、水质监测,特别是临床常规测定等领域。

    通常用于定量检测,所以荧光强度已经超出肉眼可识别范围,而且荧光检测波长通常较为单一,检测时还要过滤掉掺杂在其中的激发光,所以适用于胶体金类的肉眼可视的,比对标准色卡或RGB图像分析之类的方法在荧光检测中并不适用[4-6]。本研究针对韩国i-Chroma系统仪器及配套免疫荧光层析试剂条成本较高,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现的一些问题,尝试着对此检测系统进行改进,着重对光路设计、层析试剂条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与信号采集、标本取样与反应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与优化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