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3期
编号:13122655
开放式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对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日 李烨 周健 马宁 曹红勇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比较开放式与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优势与不足。 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同期手术的164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开放组(40例),腹腔镜组(124例),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30个月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的指标为术中视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分级、术后复发、术后瘢痕、切口感染、血清肿、阴囊气肿、精索血管损伤、睾丸活动受限、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小肠梗阻及戳孔疝。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 两组资料的对比,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切口感染、血清肿、阴囊气肿、精索血管损伤、睾丸活动受限、小肠梗阻、戳孔疝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中视野、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分级、术后瘢痕、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有差异。并发症方面,40例OP术式的患者出现1例血清肿,11例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124例TEP术式的患者出现1例血清肿,4例阴囊气肿,1例术后腹股沟区异物感及神经感觉异常。 结论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前疝修补术术中视野开阔,术后疼痛感异物感轻,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恢复正常非体力活动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腹股沟疝;耻骨肌孔;开放式;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R6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46-04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男女发病率约为15∶1,右侧多见。腹股沟疝的修补方法随着解剖结构认识的变化而逐渐发展,有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腔镜疝修补等。在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上,耻骨肌孔这一概念得到了疝医学界的认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