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4372
赖氨匹林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安痛定注射在小儿高热中的退热效果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黎明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安痛定注射在小儿高热中的退热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赖氨匹林静脉滴注组)50例、B组(赖氨匹林肌肉注射组)50例和C组(安痛定肌肉注射组)50例,然后将三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构成及治疗前后的血清PCT、hs-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 A组及B组的退热时间构成优于C组,A组则优于B组,A组及B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PCT及hs-CRP均低于C组,A组则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赖氨匹林在小儿高热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安痛定,且静脉滴注的应用方式效果相对更好。

    [关键词] 赖氨匹林;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安痛定;小儿高热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54-03

    小儿高热对小儿的不良影响极大,其主要由于感染引起,可导致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情况[1],因此对于高热小儿的退热需求极高,其中尽快退热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临床中近年来采用赖氨匹林及安痛定进行小儿退热的效果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于上述药物的比较性研究相对不足,且对于用药方式的研究也较为少见,因此对其进行探讨的价值较高[2]。本研究对氨匹林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和安痛定注射在小儿高热中的退热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赖氨匹林静脉滴注组)50例、B组(赖氨匹林肌肉注射组)50例和C组(安痛定肌肉注射组)5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