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1808
70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卢辉耀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比较[n(%)]

    组别n心绞痛发作>1次/月心绞痛再次入院

    单纯药物治疗组13948(34.53)18(12.95)

    药物+PCI治疗组2111(52.38)5(23.81)

    x22.4971.748

    P0.1140.186

    3 讨论

    UAP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差异表现在冠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裂隙、血小板聚集及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冠脉缺血加重[3]。UAP包括变异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梗死后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等具有心电图短暂ST段抬高改变的心绞痛[4]。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UAP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3个级别。其中高危患者发作频率较高,心绞痛伴随持续20min以上的一过性ST段改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

    UAP的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完全明确研究结果。相关专家多认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脂质浸润、动脉内膜受损等为该病发病的主要机制[6]。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UAP患者的发病与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型糖尿病以及抽烟有紧密联系[7]。因此,对于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控制基础疾病发展。另外,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增加锻炼时间、合理搭配饮食、早期服用药物进行降压、调脂、降血糖对于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三高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