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314657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朱海燕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 方法 选择24例SLE病儿和2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 SLE患儿外周血CD4+CD25+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480,3.773;P<0.05), CD8+T细胞、活化T细胞和B 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t=3.470,4.779,2.480;P<0.05或P<0.01)。 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紊乱,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减少、B细胞增多和T细胞活化增强,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儿童;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 R59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3-57-0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esus,SLE)是儿童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之一,亚洲儿童SLE的发病率为(6.3~19.3)/10万,成人SLE患者中约15%~20%在儿童期起病[1],儿童SLE较成人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有潜在的致命性,预后更严重。SLE为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多克隆B细胞的活化和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其发病与多因素有关,包括个体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造成患儿免疫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和失衡[2],其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或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结构、转录及功能缺陷、淋巴细胞凋亡失常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3-4]。本研究通过测定SLE患儿及健康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儿童SLE发病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