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935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冯巨滨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与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32例疑似IBD患者,于患者疼痛发作24 h内抽血检验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诊断后比较IBD患者与非IBD患者指标情况。 结果 132例中11例诊断为IBD,其余121例排除IBD可能。比较IBD患者与非IBD患者各指标情况,两组患者凝血指标与炎症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D患者与非IBD患者D-二聚体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BD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均呈阳性。 结论 D-二聚体检测方法方便、经济、快捷,对于IBD的及早发现有很大价值,有助于诊断及改善预后。

    [关键词] D-二聚体;缺血性肠炎;诊断;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2-111-02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由于该病起病急、发展快、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导致该病诊断困难、预后差[1]。本资料对132例疑似IBD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研究,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IBD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32例疑似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43~78岁,临床症状均为突发性的剧烈上腹及脐周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排空现象,并有老龄、便秘、糖尿病、动脉硬化、低蛋白血症、心血管疾病等IBD高危因素。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