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978
在MRI诊断肾脏复杂囊性病变中Bosniak分级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陈伟棠 陈茵茵 刘朝晖 陈颖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在MRI诊断肾脏复杂囊性病变中Bosniak分级的应用和意义。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肾脏复杂囊性病变患者进行MRI检查,对其结果进行Bosniak分级并与病理检查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恶性、良性两组分隔数量>4的病变比例分别为67.9%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囊壁或分隔增厚的病变中有88.2%可以看到不规则增厚,与良性组的28.6%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病变的变性成分>25%,6例存在有假包膜征象,病理证实均为恶性。恶性、良性组中病变有明显强化分别占85.7%和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征象诊断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2.6%、76.9%和82.9%。恶性组Ⅲ~Ⅳ级病变和Ⅱ~ⅡF级病变的比例分别为89.3%和10.7%,而良性组分别为30.8%和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增强扫描是Bosniak分级和良性鉴别的可靠征象,囊壁和分隔的增厚以及假包膜征象等也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肾肿瘤;肾囊肿;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44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2-99-02

    在临床上,肾脏的复杂囊性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是一个难点,现在采用较多的是利用Bosniak分级方法,根据CT结果将病变程度分为5型[1]。MRI在软组织分辨上的辨识度相较CT更高,而且能够进行各个方向的扫描,对于病变程度和部位等的诊断有着较高的特异度,在假包膜、囊壁和分隔等方面的观察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加清晰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和依据。目前临床上MRI的Bosniak分级尚没有明确标准,现就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osniak分级在MRI检查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肾脏复杂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1~71岁,平均(47.2±4.9)岁。恶性癌变42例,直径1.2~15.4 cm,中位直径5.2 cm,其中乳头状细胞癌2例,肾透明细胞癌36例,转移性肠腺癌2例,嫌色细胞癌2例;良性病变18例,直径1.4~5.7 cm,中位直径2.7 cm,其中复杂囊肿17例,多房囊性肾瘤1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