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1年第24期
编号:13185148
PBL教学法在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李连珍 苌建峰 周艳 高致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以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2006级1、2班和2007级1、2班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满意程度、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 PBL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实验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PBL教学法适合在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 PBL教学法;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37-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首创。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开放情境中,通过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模拟科学研究活动所设计和组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逆向学习法,该法强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去探索那些他们需要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法在美国等高等院校已广泛应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1]。

    河南农业大学的中药学专业,是为适应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需要于2002年开办的。它是农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既有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又有农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中药药理学是该专业的一门专业骨干课,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包括正常、病理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在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和生产行业,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根据PBL教学法指导思想,结合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采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授课内容,尝试将PBL教学法适当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的《中药药理学》课程安排在第3学年上学期。以2006、2007级中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4个班共108人。学生以自然班级分成两组,每组54人。2006级中药1班和2007级中药1班为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2006级中药2班和2007级中药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为进一步了解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