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28
编号:13531047
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TNF-α、IL-8表达及预后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28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DQ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確,该病症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症之一[7-8],其临床主要表现于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且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复发率高及难治愈的特点,有研究认为[9-10],该病症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炎症递质生成增多、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大多采用西药治疗,且使用最多的药物就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等,但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且一旦停药就极易复发,临床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美沙拉嗪属于5-氨基水杨酸制剂,临床上已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美沙拉嗪后能在肠道释放有效成分,不仅可以清除过氧化物和氧自由基,而且还能有效保护肠黏膜,但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复杂,单用美沙拉嗪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11],临床也在加大力度研究。

    美沙拉嗪不仅能抑制结肠黏膜释放白三烯[12]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