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391680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与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5期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即连硬外麻醉,取麦氏点切口,逐层进腹,沿结肠带找到阑尾,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残端用石碳酸烧灼后作荷包包埋与盲肠壁,用纱布拭尽渗液,如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则冲洗放置引流管,常规缝合手术切口。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2],即喉罩全麻,于脐上或下开放法建立人工气腹,置10 mm Trocar,置入观察镜,探查腹腔,女性常规探查子宫附件,分别在麦氏点及反麦氏点置入5 mm Trocar及10 mm Trocar,分别置钛夹或组织夹离断阑尾系膜,组织夹于阑尾根部结扎离断阑尾,标本自反麦氏点Trocar取出,如阑尾肿胀明显,必须用标本袋取出,切勿污染Trocar孔[3],残端用电钩电凝烧灼,如脓液较多则冲洗自麦氏点Trocar孔放置引流管,并将网膜牵引覆盖阑尾残端[4],常规缝合手术切口,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抗感染

    治疗。

    1.3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治疗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