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8期
编号:13234676
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的影响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8期
     【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ICU)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50例重症监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心理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评分及心理反应情况。结果:调查发现,50例ICU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为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无助、否定、逃避、愤怒、敌对、依赖等。干预后,心理护理组ICU患者干预后的心理障碍评分为(1.52±0.13)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6,P<0.05);心理反应优良率为92.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00,P<0.05)。結论:对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无助等不良心理反应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切实可行。

    【关键词】 重症监护; 不良心理反应;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8.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8-0131-02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属于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该科室收治的患者常具有病情危急、进展迅速等特点[1]。且文献[2-4]研究调查发现,约1/2以上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尤其是意识清醒的重症监护患者,该类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尤为严重,这十分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易对治疗效果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保证治疗效果,对伴有不良心理反应的重症监护患者实施相关的干预尤为必要[5]。笔者所在医院为探究重症监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对该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问卷分析,并对其分别实施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医的50例重症监护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纳入标准:重症监护意识清醒的患者,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配合的患者,对本次观察指标有影响的相关疾病患者。本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心理护理组中,男17例(68.00%)、女8例(32.00%);患者年龄41~68岁,平均(52.72±2.65)岁;疾病类型:7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5例患者为颅脑损伤,5例患者为腹部损伤,4例患者为急性胰腺炎,4例患者为心力衰竭。常规护理组中,男16例(64.00%)、女9例(36.00%);患者年龄43~71岁,平均(52.69±2.59)岁;疾病类型:8例患者为高血压脑出血,4例患者为颅脑损伤,5例患者为腹部损伤,5例患者为急性胰腺炎,3例患者为心力衰竭。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按照医生嘱咐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治疗及护理操作,并对其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及病情实施监测。心理护理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对于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悲观、无助等负面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和其交谈,向其详细介绍医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向其讲述预后良好的病例,使其重建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可向其讲述负面心理的危害,使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工作。(2)对于否定、逃避等负面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充分信任,通过言语表达、情绪感染等方式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接受现实,并多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告知患者“只有坦然接受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疾病转归”,从而使其正视疾病,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6]。(3)对于存在愤怒、敌对等负面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安抚患者的情绪,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向其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原因、危害、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重点向其讲述负面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不良影响,从而使患者情绪尽快稳定,以一种较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若患者出现言语不当、过激反应时,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沉默,待患者情绪稳定时,再耐心对其实施健康宣教[7]。(4)对于存在依赖等负面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引导患者消除依赖心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最新的病情状况,使其意识到病情已获得有效控制,并帮助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向其强调积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尽快消除依赖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良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比两组ICU患者的心理障碍评分及心理反应情况。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心理障碍评分及心理反应评定量表对所有ICU患者的心理障碍评分及心理反应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心理障碍评分采用1~5分制,评分越高,即心理障碍程度越严重;心理反应评定量表总分设为10分,其中8~10分为优,4~7分为良,1~3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情况

    调查发现,50例患者中,46例(92.00%)患者存在紧张、恐惧情绪,41例(82.00%)患者存在焦虑情绪,39例(78.00%)患者存在悲观、无助情绪,28例(56.00%)患者存在否定、逃避情绪,23例(46.00%)患者存在愤怒、敌对情绪,20例(40.00%)患者存在依赖情绪。, http://www.100md.com(白亚铃)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