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31期
编号:12782420
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4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胃癌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都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与判定。结果:X线判定为胃癌20例,胃部良性肿块10例。经过判定,胃癌X线影像学特征主要呈现为胃腔狭窄、胃壁僵硬、病灶充盈缺损、形态多不规则,与胃部良性肿块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病理判定,确诊为胃癌22例,胃部良性肿块8例,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和80%。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应用具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数字化X线摄影; 胃癌; 敏感性; 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 R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1-008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1.041

    胃癌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胃癌在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排第二位,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因其解剖结构特殊,表现复杂,如何准确、早期做出定位、定性诊断一直是一个难点[2-3]。在诊断中,超声方法应用比较多,具有简便、方便操作的优点。但是胃肠内的气体易对超声图像质量产生干扰,使胃肠超声在胃癌的诊断上受到一定的限制[4]。CT诊断胃癌分辨率高,且采用断面扫描,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但是成本比较高,在一些医院受到限制。数字化X线摄影当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在应用上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受[5]。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4年9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胃癌患者30例。纳入标准:临床主要症状为上腹隐痛、腹胀、烧心反酸、进食哽噎等,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年龄20~80岁;所有患者心、肝、肾功能均正常。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2岁,平均(48.33±2.11)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3±5.31)kg/m2。

    1.2 X线诊断

    选择东软NAX-500RF数字胃肠机,选择东软NAX-500RF数字胃肠机。常规空腹口服产气粉3 g,用10 ml温开水吞服后产气300 ml,使胃囊充气扩张。造影剂选用硫酸钡混悬液,浓度:200%(W/V),100 ml左右。口服造影剂后患者仰卧向左侧360°翻身2圈,使钡剂在胃内充分均匀涂布,依次摄取仰卧左前斜位胃双对比相、仰卧右前斜位胃双对比相、仰卧位胃体胃窦充盈相、胃底贲门区正位相、胃底,贲门右前斜位双对比相、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相、十二指肠球部双对比相、十二指肠球部加压相、胃窦部加压相、立位或半卧位全胃充盈相。严格按照常规位置摄片,如发现病灶,病灶部位必须包括两个相以上,以便于明确诊断。焦片距为90 cm,拍摄病灶侧放置100 mm X线标记尺,以测算放大率与影像学特征。

    1.3 判断标准

    在X线判断中,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进行判定,遇到意见不一致时进行协商判定。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病理确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判定

    判定为胃癌20例,胃部良性肿块10例。经过判定,胃癌X线影像学特征主要呈现为胃腔狭窄、胃壁僵硬、形态多不规则,与胃部良性肿块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诊断价值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病理判定,确诊为胃癌22例,胃部良性肿块8例,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和80%,详见表2。

    3 讨论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学检查在胃癌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在常规诊断中,超声可清晰显示消化道壁和周围脏器的良恶性病变,在胃部肿块的良恶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和介入治疗均具有极高的价值[6]。但是胃肠内的气体会对超声图像质量产生干扰,使胃部超声在胃癌的诊断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影像学表现上数字化X线摄影能正确诊断大部分的胃部病变,并且诊断分辨率也在逐渐增加,对精确地显示胃部病变和正确的诊断有一定的效果[7]。本研究经过X线判定为胃癌20例,胃部良性肿块10例。经过判定,胃癌X线影像学特征主要呈现为胃腔狭窄、胃壁僵硬、形态多不规则,与胃部良性肿块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上,胃癌起病隐匿,位置特殊,早期诊断较困难,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就诊病情已为中晚期,预后极差。所以影像学检查要求清楚显示病变本身的直接征象,包括病变的性质、程度、范围及病变播散的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转移的有无等,才能用于指导手术方案和介入治疗方案的实施[8-9]。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手术病理判定,确诊为胃癌22例,胃部良性肿块8例,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和80%。

    总之,数字化X线摄影在胃癌中的诊断应用具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贵蕾,付宪伟.胃镜联合二维超声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探讨[J].安徽医药,2015,19(1):111-113.

    [2] Patrzyk M,Maier S,Busemann A,et al.Therapy of pancreatic pseudocysts:endoscopy versus surgery[J].Der Chirur,2013,84(2):117-124.

    [3]李春雷,刘艳丽.X线钡餐检查疑诊及漏诊胃癌的胃镜诊断[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102-103.

    [4]孙海燕.彩超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421-1423.

    [5]苏向前,杨宏.提高胃肠道肿瘤临床分期诊断正确率的意义及对策[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1):57-61.

    [6]徐彬.多层螺旋CT在胃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中切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52-54.

    [7] Klek S,Hermanowicz A,Salowka J,et al.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push-introducer’ gastrostomy is a valuable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Nutr Hosp,2014,29(2):365-369.

    [8]马秋伟.骨转移瘤的X线表现情况综合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74-75.

    [9]Kumar P,Ganure A L,Subudhi B B,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sensitive methyl methacrylate-g-starch/hydroxypropylated starch hydrogels: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on release of esomeprazole magnesium[J].Drug Deliv Transl Res,2015,5(3):243-256.

    (收稿日期:2015-07-01) (编辑:张爽), http://www.100md.com(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