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0
编号:13659062
TEOAE与ABR联合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观察与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0
     近年来,不乏报道TEOAE通过而ABR未通过的听神经病患儿在两者的联合筛查中被确诊[7],充分体现了联合筛查的重要性。引起听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如缺氧、高胆红素血症、感染等在新生儿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高危新生儿中不少见,本组资料中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9.48‰(4/422),所以听力筛查中应用ABR检测高危新生儿尤为重要。

    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1.98‰,由于复筛未通过者失访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示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实际发生率可能要高于1.98‰。为提高听力筛查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联合应用TEOAE和ABR筛查,可从外耳、中耳、内耳、脑干中枢的完整听力传导通路进行良好的检测,实现听障患儿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陆金山,张劲,唐亮,等.听力正常新生儿1000 Hz声导抗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1):95.

    [2]张燕梅,黄丽辉,亓贝尔,等.基层地区新生儿医院内两步听力筛查模式探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4):217-220.

    [3] 历建强,纪育斌,李倩,等.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对新生儿听力随访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415.

    [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1):883.

    [5]熊奇斌,罗许勇,张金平,等.韶关市235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389-390.

    [6]唐红剑,黄鑫,刘强和,等.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6):942-943.

    [7]韩冰,历建强,兰兰,等.中国内地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1):6-11.

    [8]朱能,龙益兴.56例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ABR评估及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2):45-47.

    [9]周佳霖,历建强,罗仁忠,等.听力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常见聋病易感基因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1):14-17.

    [10]孙会青,李传行.新生儿听力筛查1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148-149.

    (收稿日期:2014-06-17)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李昱颉 周文芳 陈志喜 刘娜秀 罗许勇 张金平 熊奇斌)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