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7
编号:13676843
浅析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付文浅析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付文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近年来,人们服药用量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未经医生诊断开方自行用药,从而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多,使心律失常病症的诊治日趋复杂化,直接影响心律失常病症的转归与预后,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6]。临床上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中医疗法或西医疗法,其临床疗效各有优势。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许多进展,中医学诊断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因心阳虚弱、心肾阳虚、气阴两虚、痰湿阻络、心脉淤阻、元阳欲脱所致。患者多见迟脉,并见沉、细、结脉等,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的证候为主,同时伴有面白畏寒、眩晕晕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的证候特点,普遍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主要病机是由于心肾阳虚、心气虚弱、气虚血滞、血液运行无力所致。中医学者以温阳散寒、益气养心为治疗原则,自拟温阳升律汤进行调治。本文研究中,笔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红参、炙甘草、黄芪进行补益心气,使患者机体气旺血行,络脉自通;选用红花、川芎、当归进行活血化瘀;选用阿胶和麦冬达到滋养心血,行气通窍、通阳复脉采用桂枝、石菖蒲、薤白、木香进行功能调理[7]。经临床及试验研究证实,中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治疗冠心病,对心律失常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提高窦房结的起搏频率,改善房室传导功能,有效提升心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