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2
编号:13710778
中性粒细胞计数、NLR、CK—MB与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王健 郭汉画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IM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K-MB、hs-CRP的检验结果,经统计比较,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CK-MB、hs-CRP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白细胞计数被视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性检验项目。本研究结果显示,AMI患者的WBC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前壁AMI早期灌注再通患者随着心肌损伤的进展,可伴有白细胞计数较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白细胞增多的发病率较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程度和其达到峰值的时间与ST段抬高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左心室相关心肌梗死面积直接相关。Yang等[2]建议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作为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个独立预测死亡率的指标,NLR>6.53的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年病死率高于NLR<3.30的患者。

    hs-CRP是高度灵敏的炎症指标,是在机体受到创伤或者炎症造成组织损伤时,由白细胞介素-6调控,肝脏合成释放入血的急性相蛋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