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
编号:13743084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采集2011年2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苦参素针剂肌肉注射,结合一般护肝药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好转21例,好转率为61.76%,治疗组好转30例,好转率为88.24%。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愈率高,同时有着副作用小、成本低、性能安全稳定、不易引起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四君子汤; 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 R512.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118-01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现有CHB病毒感染者约1.3亿,其中20%~25%为有临床表现的CHB[1]。CHB多数无症状,主要通过血液、性、母婴等传播,而HB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诱因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2]。其病程长,治愈困难,需要长期用药。而西药由于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而中医认为是由于身体感受湿热疫毒损伤正气而引发慢性肝炎,特将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研究分析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1年2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45.0±2.8)岁。对照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1~72岁,平均(53.0±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1.2.1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eAg、HBV DNA和HBsAg阳性,超过6个月或抗-HBe阴性[3]。

    1.2.2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V DNA和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
, http://www.100md.com
    1.2.3 实验室检查 空腹12 h取静脉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反复性升高和持续性升高。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苦参素针剂肌肉注射,肌肉注射,1次/d,每次300万U,连续用10 d后改为隔日肌注1次,连续用药3个月为1个疗程,结合一般护肝药三磷酸腺苷(ATP)、肌苷、还原型谷胱苷肽(TAD)等进行联合治疗[3]。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方,主要药物由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与柴胡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1剂/日,水煎服,食前服,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用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4]。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好转21例,好转率为61.76%,治疗组好转30例,好转率为88.24%。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比对照组治愈率提升了26.48%。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衡导致正邪相争,从而发展及转归过程中人体的正气与六淫等邪气相互之间斗争,人体的正气,包括阳气,抵御外邪之气。而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来说,多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气,由于是疫毒,通常具有传染性,当人体感染后,湿热疫毒之邪损伤正气,正不胜邪,而湿为阴邪,伤人阳气;热为阳邪,耗伤津液,损伤肝肾,正气亏虚,无力抗邪,疫毒内蕴不能外达或清除,长久引发慢性疾病,侵蚀和隐袭人体正气[5]。

    只要经过科学、规范、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或延缓病程进展,甚至少数患者可望得到缓解,同时也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因此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充满信心[6]。临床数据表明,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比对照组治愈率提升了26.48%,证明此方剂在恢复肝功能、乙肝指标转阴方面有着比较明晰的疗效。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中药有着副作用小、成本低、性能安全稳定、不易引起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曲春花.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2,21(3):305.

    [2]严彦彪,尹吉恒.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脂肪肝68例[J].河北中医,2005,27(12):927.

    [3]宋荣兰.关于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意见若干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4(1):3-9.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6(6):421-429.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

    [6]李毓芬.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J].陕西中医,2007,21(2):121.

    (收稿日期:2012-08-26) (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刘洪彬)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和解剂 > 和解少阳 > 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