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结核病
编号:13743033
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摘要】 目的:研究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确诊的16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采用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总结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CT图像表现。结果:CT诊断正确率高达100.00%;CT图像显示,肺结核多发于上叶前段、舌叶、中叶及下叶基底部等部位,CT图像表现多样,常伴有干酪性或空洞性肺炎。结论:CT检查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诊断的正确率高,可有效提高肺大泡、空洞、支气管扩张及新增病灶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CT检查; 糖尿病; 肺结核;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051-02

    糖尿病是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肺结核是其常见并发症[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与单纯糖尿病或肺结核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及时明确诊断该病对控制肺结核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CT检查16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诊断正确率高,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5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协会修改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咳嗽等肺结核表现。其中男95例,女70例;年龄38~68岁,平均(51.3±4.8)岁;糖尿病病史1~20年,平均(7.5±2.3)年。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螺旋CT扫描仪检查,120 kV、320 mA、FOV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膈顶,视野16 cm×16 cm。将扫描数据通过Leonardo工作站进行处理。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发病部位

    CT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完全符合,正确率为100.00%。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好发于单纯肺结核病较少发病的部位,其中上叶前段发病56例,占33.94%;舌叶发病21例,占12.73%;中叶发病48例,占29.09%;下叶基底段发病31例,占18.79%;多段发病9例,占5.45%。

    2.2 合并症表现

    本组中病变形态的CT表现以大片实变灶及融合灶多见。165例患者中,合并有不可逆性干酪性肺炎的有9例,占5.45%。干酪性肺炎主要在上叶前段发病,主要见于药物治疗不规范的高龄患者,病变区CT图像可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钙化灶。合并空洞的有68例,占41.21%。空洞主要位于小叶中央,病变多开始于肺门侧,即与引流支气管相连部位;呈小圆形,逐步发展成新月形,最后多个小空洞聚集成为类圆形的大空洞;内壁光滑,厚薄不均;空洞周围肺纹理积聚、扭曲。CT图像显示小叶中心有直径3 mm左右的腺泡结节状影,主要提示为活动性或播散性病灶。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有32例,占19.39%;合并肺气肿、肺大泡的有17例,占10.30%;合并有胸膜肥厚、胸腔积液、钙化的有20例,占12.12%。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世界发病率排名第2位的全身性多发病,难以治愈,且长期的病变侵袭,易引发高脂血症、肾病、糖尿病足、冠心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2]。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使机体代谢功能严重失调,抵抗力下降。结核菌传播途径较多,易侵袭糖尿病患者的肺部,引发肺部感染,且一旦发病,其病程发展很快[3]。糖尿病并发肺结核,二者相互影响,使得其影像学表现与单纯肺结核图像有一定差异,表现复杂、多样,给该病的诊治带来一定难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糖尿病为基础疾病的肺结核,其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单纯肺结核较少发病的部位。单纯肺结核一般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4],而本组中肺结核主要在上叶前段、舌叶、中叶及下叶基底部等部位,且发病部位多不典型。由此可知,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发病部位呈扩散性发展,临床在单纯肺结核少发部位检测出肺结核病灶时,应引起患有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的警惕性,及时鉴别诊断。

, 百拇医药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多数是等密度病变,在病灶中易产生钙化及空洞。本组中合并空洞的有68例,占41.21%,所占比例较高。肺结核病灶中出现空洞,尤其是较大的类圆形空洞,说明其处于扩张期及活动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5]。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灶中的空洞CT图像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小蜂窝状无壁空洞,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表现的单发薄壁空洞在形态上存在差异。本组中合并钙化20例,占12.12%,其所占比例较小。肺结核病灶钙化主要因病灶失水干燥、钙盐成分沉着所致,提示结核杆菌处于低代谢状态,此时繁殖能力较弱,也说明患者的抵抗力有所增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变形态主要有渗出性、增殖性及干酪性,以大片实变灶及融合灶多见。肺结核实变灶以干酪性肺炎为主要表现,本组中合并干酪性肺炎者9例,占5.45%。干酪性肺炎主要以老年患者多见,因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结核菌变态反应过强,致病菌直接从支气管散播至肺部所致,病情较危重,且多为不可逆性病变。

    综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其诊断率较高,可有效提高非典型病变部位、肺大泡、空洞及新增病灶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冷仕军.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及CT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8):5169-5170.

    [2]王存利,张志诚.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优势(附260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1,17(6):85-86.

    [3]王立华,盖庆玲,孙吉昌.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4):5-6.

    [4]王卫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动态影像及相关因素研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6):3552-3553.

    [5]刘德玉,王朝修.糖尿病肺结核的CT表现[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82-85.

    (收稿日期:2012-07-20)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陈植荣)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