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3107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摘要】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医疗卫生事业也在逐渐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在应用过程中难免有不良反应产生。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药剂科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的应用,以便规范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不良反应中的意义、应用及作用,为医院上级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在提高临床医疗治疗水平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药物经济学如何在药品的不良反应评价中应用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经济学; 应用; 现状

    中图分类号 R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152-02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原理及方法在药品领域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决策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多项科研成果,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有着广泛应用[1-2]。当前很多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是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的,包括评价的主体存在任职资格缺陷,评价客体对药品反应的责任承担难以把握等问题。为了避免药品不良反应与处理不良反应所需大量社会资源的状况发生,药剂科管理人员需重视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的应用,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引起不良反应的成本[3]。
, http://www.100md.com
    1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最初药物经济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这两种评估方法出现的。随着药品消耗需求的不断增长,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药物经济学是近些年新发展的交叉学科,需要有临床学、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药品需求、药品市场、药品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4]。

    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有着重要价值。药物经济学通过现代经济学研究手段,结合生物统计学、决策学、流行病学等多项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不同药物的治疗方案,以及社会养老和家庭照顾成本、效果或效益进行全方位分析,评价经济学价值在不同方案中的差别[5]。

    药物经济学所关心的不仅仅只有药品价格,它从药品成本、治疗效果这两个角度出发,对药物的治疗成本效益不仅要控制,还要降低药品费用的短期增长,另外整个治疗期间所需药品的费用也会被考虑在内。
, 百拇医药
    如何在成本和结果间保持平衡,寻求到最佳选择方案则是问题关键所在。尤其是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其后续治疗所增加的费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所发生的费用并不在少数。

    2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评价方面的意义

    在药品的不良反应或者药源性疾病的评价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起的作用非常大。在临床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药物经济学提倡追求合理用药,其内容包括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合理用药指的是除了对症下药之外,还应当兼顾社会以及患者所能够承受的经济能力,减少或者避免出现药品不良反应[6]。

    就目前来说,药品临床前的研究时间还不是太长,很难取得全面资料。有些药品在上市前并未被检测到有药品不良反应,然而上市之后,很多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会对生产商发展以及药品市场的命运产生一定影响,近些年来由于药品不良反应所产生的药害事件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解热止痛类药物氨基比林会致使白细胞数量降低,三苯乙醇会导致白内障发生,抗阿米巴药氯碘会导致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等[7]。这些药品不良反应对人类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多的,所造成的损害也很难估计。在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评价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药剂科管理人员应当根据药物经济学,研究其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的应用,测量、对比分析与评价不同药物的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以及不同的卫生服务项目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益,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与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合理用药是药物经济学研究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有效利用药品资源,采取满足个人所需的药品剂量,疗程,并且具有最低的成本。

    3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评价方面所起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有资料表明在各个国家,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约为10%~20%,其中约有5%的患者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

    由于药品不良反应所导致的死亡平均值仅低于心脏病、卒中和癌症。将药物经济学应用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对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患者本人及社会经济负担有着重要作用[8]。
, 百拇医药
    医药卫生人员可以借助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认识到因此需要付出的巨大经济成本,以增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觉性,在用药的全过程之中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的例数,保证患者的症状减到最轻,进而降低经费,同时还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详细而准确的参考依据。

    4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当中的应用

    当临床上对某种药物的费用进行考虑时,不仅应当考虑药物价格及使用该药物(如口服或注射)时所需的费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将该药物诱发不良反应所需要治疗的费用也考虑进去[9]。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对此类药物进行的相关研究报道也相当多。一般来说,此类药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但有些时候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其中以消化道不良反应最为多见[10]。表面上看来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价格并不高,但因治疗由此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费用却非常高。有一项对抗菌类药物所导致的急性肝损害、急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用于处理不良反应所用的平均费用是5288.39元,平均住院时间为15.46 d。

    药品管理主任医师的介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使慢性药源性疾病所需治疗费用大大降低,同时还能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医院在建立药物经济学资料数据库的时候,可以将临床上多见病、常见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记入档案之中,并定期进行回顾分析,使各类型成本-效果数据切实标准化,有效降低药物的直接经济成本。, http://www.100md.com(胡伶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