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744087
28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并积极治疗、细心护理,可缩短患儿住院天数,提早康复出院。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病毒性脑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72-02

    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柯萨奇(A16)和肠道(EV71)两种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1]。本病以3岁以下幼儿为主,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样皮疹,大多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病情进展迅速[2]。如并发病毒性脑炎,可出现肌震颤、共济失调、颅神经受累乃至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3]。2010年4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28例,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个月~4岁,其中<1岁者4例,1~3岁者17例,3~4岁者7例。本组28例均有发热、手足皮疹,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4],其中臀部皮疹者11例,口腔黏膜疱疹、溃疡者22例;呕吐者12例,精神萎靡者26例;脑膜刺激征阳性者12例;肢体无力者4例。

    1.2 实验室检查

    本组患儿白细胞总数(8.5~14.12)×109/L,红细胞数(4.13~5.05)×1012/L、血小板计数(268.56~341.64)×109/L、中性粒细胞数(1.85~5.39)×109/L、淋巴细胞计数(2.76~5.03)×109/L、单核细胞计数(0.35~1.32)×109/L、嗜酸细胞数(0.03~0.38)×109/L、嗜碱细胞数(0.01~0.03)×109/L,患儿静脉血白细胞增高者10例;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者13例。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

    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苯巴比妥镇静止惊,甘露醇降颅压,神经节苷脂营养脑细胞,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24例患儿经5~7 d治疗,体温均下降至正常,皮疹逐渐消失,口腔溃疡愈合,精神好转,11~15 d后治愈出院;余4例患儿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者,经康复训练,18~21 d后出院,无一例后遗症。28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6 d。

    3 护理

    3.1 消毒隔离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可由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本组28例患儿均按照丙类传染病防范措施进行严密消毒隔离,笔者所在医院成立了手足口病独立病房,出入门口均设有含氯消毒液(含有效氯500 mg/L)脚垫,2.5%碘伏消毒液。病房每天用紫外线循环消毒机定时消毒病房(2次/d,1 h/次);病房内物品用含氯消毒液(含有效氯500 mg/L)擦拭;被褥、衣服在阳光下暴晒;患儿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用含氯消毒液(含有效氯1000 mg/L)浸泡消毒2 h后倒掉;医护人员每接触患儿前后均洗手、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
, http://www.100md.com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肌震颤、易激惹、肢体无力、脑膜刺激征等病毒性脑炎早期表现,尤其在HFMD发病后5 d内[5]。本组26例患儿有精神萎靡、嗜睡表现,在护理时,严密监测其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患儿精神状况可直观反应病情进展。血压、脉搏、呼吸可反映生命中枢功能及颅内压变化,如有变化,立即通知医生,为患儿的治疗赢得时间。12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频繁呕吐,无喷射状,护士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取头肩斜坡位,通过促进脑脊液的循环,降低颅内压,防止窒息。8例患儿出现抽搐,表现为神志不清,双眼凝视,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持续时间30 s~2 min。抽搐可使脑缺氧,脑血管上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加重脑水肿使脑供血量减少,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护士立即遵医嘱,在给予镇静剂的同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痰液及呕吐物;将患儿头偏向一侧,从上下臼齿间放置开口器,以防咬伤舌头。准确记录抽搐时间、持续时间、次数、表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12例患儿脑膜刺激征阳性,持续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床旁备急救药品及器材。4例患儿有肢体无力表现,表现为手抓物无力,步态不稳,给予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帮助患儿按摩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每2 h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受压。6例患儿易激惹,表现为哭闹、烦躁,护理时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声光的刺激,治疗操作集中进行,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
, 百拇医药
    3.3 注意实验室结果

    28例患儿血常规分析除白细胞数升高外,其余无明显变化,但患儿心肌酶谱检查均有升高,AST 51~78 IU/L、LDH 516~802 IU/L、CK 52~184 IU/L、CK-MB 9~32 IU/L,表明手足口病患儿常合并有心肌损伤,因此护士应注意心肌酶谱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并治疗。本组6例患儿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为7.15~9.70 mmol/L。机体在受到各种应激原和损伤因子的刺激下,会大量分泌释放具有升糖作用的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解代谢激素,这些激素除直接刺激糖原分解、糖原异生增加外,还通过不同途径拮抗胰岛素的生物效应[6]。因此对手足口病患儿除观察白细胞变化注意并发症外,还应重视血糖的变化,研究表明血糖的升高程度与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有很高的相关性,其病情越危重,应激越强,其血糖升高越明显,其预后也越差[7]。

    3.4 皮肤、黏膜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苏丽蓉)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