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060
肺动脉栓塞16排螺旋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16排螺旋CT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同时探讨其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选择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在1次屏气时间内完成采集。先进行平扫,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经CT扫描能准确找出肺动脉栓塞发生的部位和形态等。结论:16排螺旋CT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行之有效,集速度快、精确度高及无副作用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16排螺旋CT技术; 肺动脉栓塞;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34-01

    肺动脉栓塞(PE)是临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目前世界上排第3位引起死亡的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因此受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可单独或共同出现。据相关数据显示有近50%的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于发病的20 min内,近25%的肺动脉栓塞患者死于发病2 h内,但经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仅为8%~14%。由此可见,做好肺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对降低肺动脉栓塞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螺旋CT这种先进的影像设备也在临床诊断中逐渐应用[1]。本文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并探讨16排螺旋CT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其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9~75岁,平均(53.2±7.6)岁;致病病因:血栓形成5例,患有心脏病6例,妊娠分娩7例,长骨骨折3例,其余3例原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可单独或共同出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位,选择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并在患者进行一次屏气的时间内扫描完成[2-3]。先行常规扫描,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应对患者利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进行非离子造影剂注射,剂量为75~90 ml,注射速度为4~5 ml/s。进行扫描时的具体参数:管电流为200 mA,管电压为100 kV,重建层厚为1~2 mm。扫描区域:膈肌水平至主动脉弓上水平;扫描时间:6~7 s;扫描速度:每旋转一圈0.5 s。将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曲面、斜面及血管四维等不同角度的断面重建后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患者检查影像。将所有患者经上述方法进行扫描得到患者影像后,由两位从事螺旋CT诊断专业的医师对各组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肺动脉栓塞发生部位、范围及程度等。对所有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6例患者经16排螺旋CT检测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栓子缺损;累及肺动脉与分支:主肺动脉1例,右肺动脉2例,左肺动脉2例,右叶肺动脉3例,左叶肺动脉3例,右肺段动脉6例,左肺段动脉9例。直接征象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完全梗阻,轨道征等;间接征象有: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扩张,血管断面细小、缺支、马赛克征、肺梗死灶、胸膜改变等。

    3 讨论

    3.1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

    3.1.1 呼吸困难 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通常是因肺动脉栓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也会呈逐渐加重趋势,这种情况若联想不到其他疾病,可考虑是否患有肺动脉栓塞;而曾患心力衰竭和肺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况则有很大可能是肺动脉栓塞。

    3.1.2 胸痛 肺动脉栓塞导致的胸痛主要分为胸膜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性胸痛的疼痛严重程度大,且疼痛部位显著,和呼吸运动存在一定联系,认为是肺动脉栓塞最通常的临床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绞痛样胸痛,主要疼痛部位是胸骨后,疼痛原因尚无科学解释,部分学者认为是右室缺血引起。
, 百拇医药
    3.1.3 其他 如晕厥、休克、低血压、猝死、少尿、肢端发凉、急性右心衰竭等症状[4-5]。

    3.2 16排螺旋CT检测肺动脉栓塞的优势

    16排螺旋CT能清晰显现肺血管,具有扫描用时短、图像清晰、三维重建方便等优势。增强扫描后能准确找出血栓部位、形态、与管壁的关系及腔内受损严重程度;又因其具有无创优势,对急诊患者意义十分重大。

    总的来说,应用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临床可行性、科学性及安全性,因肺动脉栓塞有其特定CT影像表现,所以能准确地做出是否患有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同时,也应与其他有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急性心肌梗死、肺炎和胸膜炎等),做出准确诊断,进而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青,马祥兴.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38(7):711-713.
, 百拇医药
    [2]吴达明,张华,靳勇,等.多排CT对肺动脉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5(3):221-224.

    [3] Kanne J P,Cotway M B,Thoongsnwan W,et al.Six case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revealed on unenhanced multi-detector CT of the chest[J].AJR,2009,180(6):1661-1664.

    [4]吴强,李康华,贝抗胜,等.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4(2):220-221.

    [5] Nacklon N S.Diagno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embolism in pregnancy[J].Curr Opin Med,2010,5(4):233-237.

    (收稿日期:2012-07-23)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陶杨 王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