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027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状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3 对策

    由以上分析知道,手术室护士是接触锐器机会较多的群体,锐器伤害的发生较为突出,虽然锐器伤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美国CDC的评估表明,64%~89%的锐器伤害是可预防的[22]。做好锐器伤的预防工作,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 优化手术室工作环境

    王金辉等[8]的调查显示,妥善解决好易导致手术室护士疲劳的各种不良因素,能有效降低发生锐器伤的几率。丁汀等[23]认为,合理排班,可以避免人手紧张超负荷工作所致的锐器伤害发生。术前术后加强与医生、麻醉师等相关人员的交流,减少因不同工作习惯所致的锐器伤害发生。行侵入性操作时,遇到患者不合作或躁动时须有助手协助固定患者,防止操作过程中利器的刺伤。同时,有条件的要尽量使用安全性能良好的利器。

    3.2 对护士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技能培训
, http://www.100md.com
    3.2.1 加强防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 赵希转[24]认为,有必要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自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的学习,安排相关培训和讲座等来加强防护意识,树立安全理念。王海燕等[25]认为,教育护士把每一个针头、刀片、缝针都视为感染源对待,纠正护士受伤后的侥幸心理,使其重视和配合锐器伤处理,提高护士预防锐器伤的自觉性。苏广英[26]的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手术室护士对锐器伤的防范知识有了明显的认识。

    当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戴手套,对于急诊患者且未明确感染类型者适应使用安全性留置针穿刺[27]。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少50%以上。如果被锐器刺伤还要接种免疫性疫苗以增强自身抵抗力[28-29]。

    此外,加强锐器伤后的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丁汀等[23]认为,提高预防锐器伤害的自觉性,正确进行锐器伤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后要保持镇静,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使部分血液排除,以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而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再用消毒液后密封包扎伤口,并尽早进行HIV、HBV和HCV抗体检测并依据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百拇医药
    3.2.2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规范各项护理操作 不规范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30],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是预防锐器伤、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措施[31-32]。包括: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时注意正确的传递方法,以及小心处理锐利器具,避免损伤。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用单手持针筒挑针套套上。

    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能用手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至三分之二便更换,专人负责每天焚烧处理,并做好登记。禁止将利器尖锐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灭,禁止直接用手拾取破碎的玻璃器具。同时设计研究更加规范合理的护理操作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3 加强医院管理系统的支持

    医院管理部门需加大力度改善护理操作环境,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加大对标准预防工作的管理强度和经济投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预防锐器伤害的监督部门,强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处理规定是降低锐器伤害的长远目标,也是实施锐器伤害管理的根本保证。尽可能为医疗活动配备安全性能优良的能减少手与锐器直接接触机会的器具,并针对伤后感染的预防,制订有关利器损伤后的登记、上报、存档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的检测、跟踪监测、治疗系统,使发生利器损伤的护士能够很快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而采取相应补救措施[33]。让护士体会到上级组织的重视与关心,以加强自身的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 百拇医药
    总之,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但尚未引起医院管理者和医疗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加强培训,培养意识,规范操作,强化监管是降低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的有效措施[34]。这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医院管理层的关注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对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控制,能够进一步促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做好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对维护患者的权益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琴.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2):236-237.

    [2]周阳,李映兰,郑悦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7-739.

    [3]傅耀华,陈芳,钟美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J].护理研究,2005,19(19):2006-2007.
, 百拇医药
    [4]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2007,13(5):90-91.

    [5]袁秀萍,李红玲.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J].调查研究,2005,11(23):1979-1980.

    [6]张晓霞,吴永兰.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和防护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5):1347-1349.

    [7]陈楠,宋辉,刘贺荣,等.手术室护士锐器意外伤现状及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423-4424,4435.

    [8]王金辉,安玉萍,肖望.手术室护士锐器意外伤害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5,11(7):66-68.

    [9]邬秋玲.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害原因及防护[J].哈尔滨医药,2009,29(3):53-54.

    [10]陈仪,周国英.临床护士被锐器损伤的现状与预防对策[J].淮海医药,2006,24(3):258-260.

    [11]陆晓珍,周慧芳.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111-112., 百拇医药(王文华)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