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T > 脱肛
编号:13744667
消痔灵注射术加中医药疗法治疗脱肛18例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8
     【摘要】 目的:探讨脱肛病的起源、病因及消痔灵注射术加中医药疗法的效果。方法:对2004—2012年收治的18例脱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脱肛患者用消痔灵注射术加中医药疗法治疗后,16例治愈,1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消痔灵注射术加中医药疗法治疗脱肛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脱肛; 消痔灵注射;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65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8—0115—0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述直肠脱垂的国家。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人州出不可入者……倒县其人,以寒水溅其心腹,入矣”的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按照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直肠脱垂临床路径的直肠脱垂分级及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共计18例,其中女10例,男8例,年龄11~73岁,平均42岁,病程2~58年,无合并混合痔及直肠息肉者。

    1.2 临床表现

    Ⅰ度:直肠黏膜脱出,淡红色,长2~5 cm,质软,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回复;Ⅱ度:直肠全层脱出,长5~9 cm,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便后需用手帮助回复,常伴发肛门松弛。

    1.3 治疗方法

    选用消痔灵注射液与1%的利多卡因1∶1液,在肛门冷光源下行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根据内脱垂的轻重选择2~4个注射层面,每层面注射点要交错,每点注射药液0.5~1 ml。(1)要全面检查直肠脱垂的长度、大小及肛门括约肌功能,清洁灌肠,备皮。(2)患者手术时取截石位,常规消毒,作肛门局部浸润性麻醉。(3)开始药物注射。先行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方法同内脱垂注射法,再行直肠周围注射,用22号封闭针头20 ml注射器,吸取注射液20 ml,分别在距肛缘1.5~2 cm处左、右、后选3个注射点,按选定的进针点刺入坐骨直肠间隙,左手食指伸入直肠作导引,当针头刺入遇到阻力时,即达肛提肌,通过阻力,进入骨盆直肠间隙,针尖要在直肠肌层之外,回收无血,可缓缓给药,同时缓缓退针,将5~8 ml消痔灵注射液呈扇形注射在骨盆直肠间隙内。对侧同法处理,直肠后间隙注射方法同上,药量5 ml即可。此法需严格无菌操作,药液注射位置要准确,不可注入肌层及直肠腔内,左、右、后注射时均应更换手套及注射用器具,避免污染。术毕痔疮栓纳肛,给予止血生肌纱条,纱布加压固定。术后根据中医辨证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用于气虚下陷型及气血两虚型;金匮肾气丸:用于肾气不固型;四妙丸和四生丸:用于湿热下注型。术后静脉给予3 d抗生素,控制排便3 d,第1天流质饮食,第2天半流质饮食,第3天普食。术后第1天开始中药熏药治疗后,痔疮栓纳肛,止血生肌纱条换药,排便时给予甘油栓灌肠剂纳肛避免干燥,第7天出院。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直肠恢复正常位置,大便或增加腹压时直肠不脱出肛门外;好转:大便时直肠黏膜或全层轻度脱出肛门外;无效:经注射及中药治疗后仍便血脱出,与术前无明显变化[1]。

    2 结果

    本组患者一次手术治愈16例,无复发、无感染、无出血、无排便困难,疗程7~8 d,平均住院7.5 d;1例好转,于用力排便时出现黏膜脱出,便后自行回纳,住院7 d;1例无效,出现直肠黏膜全层脱出,病史在30年以上,生育3个孩子,住院3 d;治愈率为88.9%。

    3 讨论

    脱肛病根本原因是由中气不足所致,病位在大肠。多因小儿气血未旺,发育未全,或因老年气血衰退,或因产育,气血双亏,或因久泻久痢、长期咳嗽等,以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不能摄纳升提,肛门松弛,直肠移位而脱出肛外而成。若因手术或外伤损及肛门,肛门失于禁固,也会导致本病。相当于西医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层、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或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小儿、多产妇和老年人。
, http://www.100md.com
    目前,治疗直肠脱垂的常用方法:一是手术疗法,二是注射疗法,三是中药内服外敷法,均有其局限性。手术疗法疗效肯定,但对开展的条件要求较高,且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高。注射疗法疗效可靠,无创面损伤,临床应用广泛,但注射方法、剂量极难掌握,随着浓度和剂量的增加,疗效也明显的增加,但不良反应(体温和白细胞)也有增加,故一般以此为基础,1∶1消痔灵注射疗法是创伤最小、痛苦最小、风险最小的方法[2]。最多一次注射总量为70 ml,疗效可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痔疮及直肠脱垂的治疗,尤其是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此种治疗方法不对人体造成任何创伤,将药物注射到脱垂的直肠内外,依靠药物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产生的粘连固定作用,使滑动脱垂的直肠重新固定到原来的位置。此法对内脱垂及Ⅰ度直肠脱垂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可达85%,复发率不足10%,尤以对儿童效果良好,配合辨证中药内外治疗,仅需住院7~8 d即可彻底治愈。

    参考文献

    [1] 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77—38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临床路径.2011—07—29.

    (收稿日期:2012—06—29)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王灵利)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T > 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