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3758
针刺加脉冲电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期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脉冲电流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翳风、牵正等主穴加脉冲电流治疗,7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95.0%,对照组7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翳风、牵正等主穴加脉冲电流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刺;脉冲电流;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面神经炎引起,是以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眼睑不能闭合、口角被拉向健侧为主要症状的疾患,是针灸门诊的常见病之一,也是针灸疗法的适应证之一[1]。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4~69岁,平均46.8岁,病程1~16 d,平均6.5 d。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3~70岁,平均47.2岁,病程0.5~13 d,平均6.2 d。

    1.2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医科大学主编的《实用内科学》中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唇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部分可有病例舌前2/3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现代中医神经病学》诊断标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多为风寒阻络型。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给予维生素B1 10 mg,3次/d口服,维生素B12 250 μg,肌注,1次/d,7 d为一疗程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1)针刺选穴,主穴:牵正、翳风。配穴:攒竹透晴明、阳白透鱼腰、迎香透四白、地仓透颊车(均患侧)、合谷透劳宫(健侧)。(2)针刺方法:采用刺灸法,腧穴常规消毒后持针分别从攒竹、阳白、迎香、地仓、合谷按各穴所需角度向晴明、鱼腰、四白、颊车、劳宫穴透刺,然后针刺牵正、翳风穴后,接通电针,正极接在翳风穴上,负极接在正穴上,采用断续波,留针15~30 min,1次/d,7 d为一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面瘫症状消失、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浅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额纹和鼻唇沟未恢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统计软包进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0例,痊愈显效率95.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3例,痊愈显效率72.5%。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的“口僻”,也称“吊悬风”、“口眼歪斜”。中医认为该病多因营卫失调,气衰血少,腠里不固,脉络空虚,风寒、风湿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任络,以致面部经气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营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出现口角歪斜[2]。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机制主要是面神经的无菌性炎症、水肿、缺血而使面神经的髓鞘脱失,甚至轴突变性而出现面神经机能障碍,而使面部表情肌瘫痪。本组采用针刺牵正、翳风穴,脉冲电流不仅对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显著疗效,而且可以预测治疗效果。针刺牵正、翳风穴,加脉冲电流,采用断续波,如果患者在中等电流的刺激下,患侧面部表情肌发生收缩,如果收缩的厉害,则可以认为治疗疗程短,治愈率高。如果患侧肌肉即使达到最大刺激量也不发生收缩,患者只感到刺痛难忍,则认为愈后差。患侧透穴能够扩大针刺范围,提高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从而恢复面部肌肉神经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裘沛然,陈汉平.新编中国针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68.

    [2]王奇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

    【收稿日期】2011-10-18, 百拇医药(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