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期
编号:13184366
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作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5日 何惠优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是产科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是导致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32例早产孕妇中92例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组),40例未给予地塞米松(对照组),两组孕周、孕次、年龄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电解质紊乱和产妇产褥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早产儿Apgar评分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可促胎肺成熟并改善其通气、换气功能,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塞米松;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是产科最为常见的并发症[1],是导致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原因,可能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和产妇产褥感染,其中又以NRDS发病率最高,最为严重[2]。目前,临床上对于孕龄≤37周可能早产的孕妇,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降低NRDS的发病率和产妇产褥感染发病率。现回顾性分析132例28~37周早产母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于早产孕妇母儿并发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分娩的早产产妇132例,135例(双胎3例),初产妇106例,经产妇26例。年龄17~39岁,平均(26.52±3.2)岁。孕龄195~58 d,平均(241.08±14.52) d,患儿男80例,女55例。

    1.2方法地塞米松应用方法为10 mg静脉注射,1次/d,72 h完成一个疗程,7 d内不重复疗程。凡产前使用地塞米松,首剂应用至胎儿娩出时间不足24 h或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者为对照组,共40例;凡使用地塞米松首剂应用至胎儿娩出时间超过24 h但不足7 d者为治疗组,共92例;其中两组患者又按照孕龄分为A组28~32周,B组32~34周,C组34~36周,D组36~37周4组进行分析。各组均排除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畸形的病例。新生儿NRDS、缺血缺氧脑病(HIE),新生儿感染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学[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