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51
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224例的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切口感染、面瘫、涎瘘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手术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主要方法,细致的术前准备,正确有效的手术体位及术中密切的病情观察,安抚患者情绪使之密切配合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茎突综合征;手术体位

    茎突综合征(styloid syndrome)又称茎突过长(elongated styloid process)或Eagle综合征(eagle syndrome),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候群[1]。常见于成年人,单侧患病多见。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Mupparapu和Hodririson认为,手术截短茎突是减轻茎突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唯一有效手段[2]。笔者所在医院在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手术配合方面不断摸索、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24例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11年8月者共224例,男102例,女122例,年龄29~74岁,平均49.9岁;单侧手术148例,双侧手术76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式手术21例,在局部麻醉下手术203例。所有手术术中无意外发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面瘫、涎瘘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随访半年以上,有效207例,有效率92.4%。

    1.2手术配合

    1.2.1用物准备备好手术用器械、吸引设备、吸氧设备、手术体位垫、绷带卷、塑料套、塑料小篓、头圈、橡皮引流条、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等。

    1.2.2手术体位患者术前患侧以耳垂为中心呈扇形向外剃去头发8 cm以上,用塑料帽包好头部,避免头发散落于手术野影响手术。传统手术体位为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术中医生要不停调整体位。改良手术体位让患者平卧,头偏向对侧,松开衣服上端钮扣,并使上衣向后搁置,暴露颈部及胸部,肩下垫一小圆枕,头下垫头圈固定头部,上抬下颌使患者的头部后仰约45°,妥善固定好四肢。局麻手术患者将氧气面罩固定在患者口鼻,上面再加一个塑料小篓,以扩大患者口鼻空间,避免憋气感。这种手术体位能更好固定头部,利于医生操作。
, 百拇医药
    1.2.3术中病情观察巡回护士妥善连接好吸引装置,确保术中运作正常,在协助医生给予局部麻醉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氧、血压变化,倾听患者诉说,确保患者安全。

    1.2.4安抚患者情绪颈外侧血管神经丰富,组织结构复杂,医生摆好位置后,就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头部不能左右摇摆,否则就可能导致手术意外。这就需要手术护士术中安抚好患者情绪,局麻手术可为患者放背景音乐,与患者谈话分散注意力,握患者手缓解焦虑情绪等。

    1.2.5术毕处理术毕协助医生进行患侧加压包扎,并将截下的茎突放于10%福尔马林中交与手术医生,以便对术后情况进行评价。观察患者表情、声音是否有改变。

    2结果

    在224例手术中,笔者根据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的特点,采取了上述的配合方法,整个手术过程注重手术体位的合理性,注重安抚好患者情绪,注重病情观察,使医生能在较好的条件下手术,提高了经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避免了并发症。
, 百拇医药
    3结论

    (1)细致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2)正确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改良手术体位能更好固定头部,减轻患者不适,增加患者依从性,利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3)患者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注意安抚患者,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这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血氧、血压变化,患者的声音变化方能确保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小玲,钱蕾.经颈外径路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5(2):302-303.

    [2]鄢斌成,张恒.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136例[J].中国耳鼻喉科杂志,2009,39(4):232-233., 百拇医药(程惠英 吴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