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1375864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目的为了使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疾病,以最佳的心身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笔者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医生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对其进行心理类型分类,施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能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疾病,在整个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类型分类,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加以引导,对其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心理状态分析;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较高的特点[1]。该病目前缺乏彻底治愈的特效药,仍以休息、营养、中西结合治疗和对症、支持疗法为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常见病[1]。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我国古代医学中关于“神形相印”的论述就是讲心身关系的,比如“善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等等。在西方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就有许多关于心身密切联系的论述,例如他说过:了解一个患者比了解他的疾病更重要[2]。由此可见,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科室对30例患者除给予一般心理护理外,根据患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6月经临床医生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1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4例,高中5例,初中9例,初中以下12例。职业:干部3例,工人14例,农民11例,学生2例。病情:轻度16例,中度11例,重度3例。病程:1年以上9例,2年以上14例,5年以上7例。

    1.2心理护理

    1.2.1一般心理护理方法

    1.2.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对新入院的患者,护士要主动热情的迎接,介绍自己、同病室的病友、住院环境及规章制度等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关心、体贴、理解和尊重患者,让患者有高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 百拇医药     1.2.1.2帮助建立同室病友关系病房是个小集体,为了医治疾病,原来素不相识的患者在病房相识,成为病友,在病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勉励、互相消除不良的情绪。护士应从中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2.1.3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运用语言及文字形式向患者宣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知识。可采用口头宣传、讲解或发放护理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对疾病有更详细的了解。告知他们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休息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1.2.1.4争取家庭的配合由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传染性疾病,很多人对其有恐惧心理,不愿接触患者,表现为嫌弃、歧视,患者的正常社交活动被迫减少等。这势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情绪好坏又势必会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经常探视患者,给患者以心理支持,永远做患者的坚实后盾。
, 百拇医药
    1.2.1.5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病程长是此病的一大特点,随着住院时间的增加,单调枯燥的病房生活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应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爱好,鼓励患者多听音乐,保持愉悦的心情。若病情允许,患者之间可以聊天,也可读报、看健康杂志、听收音机,但应以不疲劳为宜。

    1.2.1.6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区整洁、安静、安全、光线充足,色调柔和。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在病房内高声谈笑,减少噪声和干扰,护士应注意自身行为,还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共同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1.2.2各型患者心理护理对策患者性格不同,文化道德修养不同,因此心理护理要求因人因时而异,尽可能做到心理护理个体化。

    1.2.2.1正常型此型患者主要是让其尽快适应病区环境,消除陌生感,强调休息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例如:患者,男,25岁,小学文化,农民,因乏力、厌油、尿黄伴恶心十天入院。经护士详细介绍后,患者很快进入角色,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 http://www.100md.com
    1.2.2.2恐惧型护士主动和患者接触,了解其心理状况,劝导其说出最担心的问题。例如:患者,男,41岁,大学文化,干部,因乏力、纳差、尿黄伴上腹部饱胀不适1周入院。患者表现为焦虑、精神紧张,不计较医疗费用,恨不得有灵丹妙药,能尽快把病治好,早点出院。交谈中得知患者担心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疾病预后不好。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此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恢复良好的病例,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其克服困难,多听欢快的轻音乐。通过调节,患者心态平和,能正确认识疾病,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2.2.3忧郁型护士应多下病房和患者交谈,多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有高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例如:患者,男,61岁,小学文化,农民。因厌油、乏力、纳差、尿黄半月入院。患者较孤僻,与室友也很少交流,满面愁容,有时还唉声叹气。接触后得知患者来自农村,家中经济条件差,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只剩老两口。患病后医药费是老两口的心病,同时又觉得子女嫌弃自己,住院一周多了,子女只是刚进院时来过一次。医护人员与老人的子女取得了联系,给予耐心的劝导,鼓励他们经常来院探视老人,并承担老人的住院费用。使老人无后顾之忧,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经过医护人员的多番劝说,老人的子女常来探视,而且告诉老人医疗费已准备好,让老人安心养病。从此老人脸上的愁容不见了,人也开朗起来,很配合医护人员。
, 百拇医药
    1.2.2.4多疑型护士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和患者交流,用文雅的举止,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例如:患者,男,36岁,高中文化,工人。因乏力、纳差、尿黄1周入院。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刨根问底,失眠多梦,经常莫名其妙对妻子大发脾气。交谈中得知患者和妻子向来感情很好,可患病后妻子怕传染,对他冷淡了很多。患者担心妻子会离开他。医护人员主动与其妻子谈心,告诉她此病虽然有传染性,但只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是不容易被传染的。让她正确对待,多关心体贴患者。另一方面通过暗示性心理引导,使患者学会放松自己,降低对自己症状的敏感度。鼓励其多听欢快的轻音乐,保持愉悦的心情,激发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多次沟通与引导,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结果

    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能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疾病,在整个住院期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 百拇医药     3讨论

    3.1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层次、性格特征、经济状况、年龄、家庭关系、性别等不同而有所差别。概括来说主要是病程长,担心疾病复发、病情加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担心疾病传染而致社交活动减少,劳动工作受影响,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患病影响婚姻恋爱,影响夫妻感情等。根据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特征有所不同,可将其分为正常型、恐惧型、忧郁型及多疑型。

    3.1.1正常型此型患者性格开朗,情绪稳定,配合治疗。以青年为主,多为体力劳动者,无较多的社会、家庭因素干扰。

    3.1.2恐惧型此型患者顾虑较多,性格急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以成年人群为主,有一定文化水平。

    3.1.3忧郁型此型患者性格内向,情绪悲观,以成年人及老年人群为主,多有家庭、经济方面的影响。
, 百拇医药
    3.1.4多疑型此型患者性格怪僻,多愁善感,对一些轻微的自主症状敏感。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及解释抱有不信任的态度,以知识分子多见。

    3.2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困扰多。因此,只有多接触患者,才能更多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只有掌握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也只有更好的心理护理,才能温暖他们的心,抚慰他们的心理创伤[3],调整他们的心态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雯,黄振英.常见疾病健康指导[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103,105.

    [2]章远庆,张兴荣,王新民,等.医学心理与社会医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74.

    [3]薛晓红.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15-116., 百拇医药(龚梅春 黄秀萍 兰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