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32
浅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饮食习惯社会活动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糖尿病难以治愈且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残疾和早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1]。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因素分析有助于恰当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11例。年龄以35~65岁居多,血糖12.0~18.4 mmol/L。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者10例,肾病综合征3例,无合并症者2例。

    2糖尿病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由于年龄、阅历、病程和知识水平、家庭条件等不同,患者表现不一,主要有以下心理状态。
, http://www.100md.com
    2.1焦虑、恐惧、不安心理糖尿病难以治愈,一旦患之伴随终身,控制不当则会继发多种并发症。无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将终身服药,若是没有外源药物替代治疗将会继发代谢紊乱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对本病知识了解不足,缺乏信心,就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心理。表现为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性格变暴躁,抑郁等[2]。

    2.2孤独、悲观、自暴自弃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饮食和药物剂量掌握不准,血糖波动较大控制不理想,患者则会对治疗药物产生对立情绪,认为无药可治,继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对治疗不配合,自暴自弃,整日沉湎在悲观绝望的情绪中。

    2.3怀疑和满不在乎心理被确诊的早期,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对本病认识不足且患者症状较轻,或无明显不适,有的身体健壮,红光满面,能吃能喝,自认为得了糖尿病无非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没大影响,有的甚至怀疑是否医院诊断错了,所以满不在乎,不注意控制饮食;有的不能及时按时用药或拒绝用药,毫不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导致病情加重。
, 百拇医药
    3心理护理

    综上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3.1解除焦虑恐惧心理

    3.1.1倾听护理人员要严格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了解患者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让患者尽情倾诉内心的感受,从而了解每个患者的心理, 掌握恐惧焦虑心理的成因,消除对疾病治疗的不利因素。

    3.1.2劝导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反映用亲切和蔼的语言稳定患者的情绪,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的成因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安慰劝导,使患者配合治疗。

    3.1.3关怀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增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消除患者悲观、绝望、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等心理,用高尚的医德和娴熟的技能给患者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让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有益于康复。
, http://www.100md.com
    3.1.4传授知识和信息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基本知识和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让患者知道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非绝症,只要合理控制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并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患者向健康人一样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生存。

    3.2帮助患者自我心理保健训练

    3.2.1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护理当情绪低落、寝食难安时,要有意控制和调整身心,给自己输入一个良好的信息 :这一切是暂时的,病魔永远不是我的对手,我会好起来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做好长期持久地与疾病斗争的心理准备,力求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把疾病对人体的损坏降低到最低点。

    3.2.2转移注意力培养生活情趣,使患者把精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比如参加单位、社区、村屯组织的文体活动等,让自己充实起来。
, 百拇医药
    3.3克服麻痹大意、满不在乎心理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正确与否对疾病的治疗和发展至关重要。要告知患者: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吓唬自己和满不在乎、麻痹大意。

    3.3.1明确糖尿病的危害指导患者要正确对待,谨遵医嘱,不可谈糖色变自甘暴弃,更可不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极大,血糖控制不好可导致心、肝、肾、脑、眼等一系列症候群。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危害程度及后果。

    3.3.2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尿糖、血压和体重,科学合理调配饮食,要忌口,不该吃的不能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坚持持之以恒;按医嘱用药,学会自我检测血糖,如有血糖不稳或其他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能相信非法广告宣传,没有灵丹妙药,灵丹妙药是自己的心态、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科学合理用药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讨论
, 百拇医药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治疗发展转归非常重要。

    4.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是复杂的, 作为社会文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甚至年龄段很低,这部分中年人他们面临的压力很大,既要工作又要支撑家庭生活的重负,身心疲惫,所以,他们更需要关怀帮助和心理安慰。

    4.2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是酸楚的。限制了饮食,限制了社会活动,患者总是在疾病和诱惑中抗争,为了身体就要放弃很多,尤其是并发症的到来,巨大的痛苦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所以在治疗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同情心,用娴熟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知识让患者在高度信赖、极其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车映菊.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12-113.

    [2]王菊仙.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82-83., http://www.100md.com(唐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