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结膜病 > 结膜炎
编号:13764013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2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急性结膜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有效地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疫情传播。方法对84例确诊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患儿,就诊时按医嘱给予结膜囊冲洗、去除假膜、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严格实施隔离治疗措施,做好护理指导和预防。结果本组84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未在家里和同学之间流行交叉感染。结论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防治能有效控制了交叉感染,缩短了患儿疾病疗程,同时也有效的防止疫情的流行。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指导;预防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A24型病毒变异株两种病毒引起[1],该病潜伏期短、起病急[2]、传播快、流行广、传染性强等特点,多发于夏秋季节,7~9月为该病的高发期,其传染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染,主要为患儿眼-手-物品-手-健眼,患眼-水-健眼和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等接触感染。此病患儿大多数不需要住院治疗,通常在家用药,笔者对84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儿进行护理指导和预防措施,能控制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预防和防止其流行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均为2010年5~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女31例,男53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5岁。男性多于女性,双眼患儿56例,单眼患儿28例。起初表现为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分泌物坛多、视物模糊、眼睑肿胀、脸结膜充血、穹隆部有少量滤泡。发病者2~3 d达到高峰,出现结膜下点状片状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重者形成假膜,偶发角膜并发症,大多数患儿4 d后症状减轻,病程1~2周,平均10 d,部分患儿临床症状重,病程较长,发复发作,其中2例病程长达25 d。

    1.2方法

    1.2.1局部用药当结膜囊内分泌物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抗病毒:用0.1%阿昔洛韦、0.5%利巴韦林等眼液。抗感染:用泰利必妥药水、膏,或利福平眼等药水滴眼。

    1.2.2全身用药如局部用药效果差,病程较长及有假膜者,给予静脉滴阿昔洛韦或病毒唑注射液等,也可辅以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 百拇医药
    3护理指导

    3.1护理

    3.1.1心理疏导由于患儿及家长对此病缺发认识,很多人不了解其传播途径,错误的认为目光接触也会传染。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患儿及家属在思想上、情绪上进行沟通,介绍病情,使患儿和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消除患儿和家属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3.1.2结膜囊冲洗冲洗前将小儿衣领领口解开,患儿宜取仰卧位,头偏向冲洗侧,一人固定头部扶稳受水器,避免冲洗液流入耳内,另一人固定双上肢及胸、肩部,操作者将受水器贴待洗眼一侧的面颊部,用生理盐水冲洗,温度为32 ℃~37 ℃,使结膜部分充分暴露(必要时用牵睑钩,拉开眼睑),距眼2~3 cm先冲洗眼周,再移至眼部,进行结膜囊冲洗,距离由近至远以增加水的冲力[3],清洗完毕后,用无菌棉签擦干眼周。冲洗原则为先右后左、先病情轻后到病情重、先健眼后患眼。

, 百拇医药     3.1.3去除假膜有假膜者要去除假膜,用0.1%地卡因滴眼1~2滴进行表面麻醉,间隔时间5 min,共滴2次,用无菌棉签从内眦到外眦剥离干净,而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滴上眼药水,再涂上眼膏,一般假膜3~5 d基本消失。

    3.1.4医院消毒隔离本病传染性强,医务人员检治患者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诊疗患者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应进行擦拭消毒,接触患儿分泌物的棉签、纱布等投入废物桶内焚烧避免交叉感染。

    3.2指导

    3.2.1知识指导介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病特点与临床症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急性期应在家中休息,避免与他人接触,防止传播。

    3.2.2用药指导在用药前,应清洁眼睑周围皮肤,分泌物多彻底清除,根据病情按医嘱每1~2小时滴眼药水1次,滴两种药物之间间隔3~5 min,注意用药的顺序,依次为抗病毒眼药水、抗生素眼药水、眼膏(睡前)。点眼药水的瓶口不要离眼睛太近,一是防止碰伤角膜,二是防止药水倒吸而污染。
, 百拇医药
    3.2.3家庭指导此病一般在诊治后无需住院治疗,家庭成为主要的治疗阵地,而与其接触的家庭成员多了几分“感染危险”,因此对家庭护理进行指导是控制交叉感染有效措施,患儿最好单独住一间房,配备专用的日常用品和餐具,并对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进行消毒隔离,养成勤洗手,不乱碰东西,勿揉眼和压迫眼球,单眼发病者睡觉时头偏患侧,目的保护健眼免受感染,每次眼部用药后要彻底洗手,自己的生活用品专用,家人帮患儿用药后,必须彻底手消毒。

    4预防

    急性结膜炎是我国传染病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做好急性出血结膜炎的消毒隔离的护理指导和预防措施是防治红眼病根本途径。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措施,对患儿进行规范防治,医护人员要密切随访家庭治疗患儿,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患人群,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隔离、彻底治疗。开展卫生宣传,采取广播、电视讲座、健康教育讲座、书刊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人群对“红眼病”的防治知识的认识和法制观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个人的防病和保健意识,患儿接触的用物品擦拭消毒,煮沸消毒式开水烧烫等,注意对公共场所(游泳池、浴池、理发、电影院等)卫生管理与监督,阻止“红眼病”患儿进入公共场所。
, http://www.100md.com
    通过84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儿在医院或在家里进行严格隔离措施,按医嘱及时准确用药,行结膜囊冲洗、去除假膜,做好护理指导工作,大力宣传预防疾病知识,故84例患儿无1例在家庭、同学之间流行,且大大缩短患儿治疗时间,能有效地控制交叉感染,防止传染病流行扩散。

    参考文献

    [1]耿贯一,于恩庶,王慧垣,等.流行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9-1077.

    [2]王君君,赵锦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毒学检测.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3(3):279-283.

    [3]王东.五官科护理技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

    【收稿日期】2011-06-10

    (本文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刘东方 曾冰英)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结膜病 > 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