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95
耳前痿管30例治疗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摘要】目的探讨耳前痿管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耳前痿管病例术前注入美蓝液,以便术中分离追踪蓝染分支,显微镜下仔细寻找分支,将铺成树枝状的鳞状上皮全部剪除。结果30例中29例治愈,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对耳前痿管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好每个环节,是防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耳前痿管;显微;治疗效果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3月~2010年12月在显微镜下行耳前痿管切除术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有过急性感染史,其中男18例,女12例,左侧12例,右侧18例,年龄4~38岁,其中19例有切开排脓史,6例为术后复发病例。

    1.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中成人采用局部麻醉,小儿采用全身麻醉。术前先用双氧水冲洗痿管,然后注入美蓝。在痿管口周围做梭形皮肤切口,切口可向上、下延长,可用自持拉钩将切口撑开,如有出血用双极电凝止血,在显微镜下顺着痿管口找到耳前痿管的总管,多膨胀成囊状,如有分泌物可用吸引管吸净,仔细寻找分支口,用剪刀自分支口向远端将痿管分支剖开,直至肓端。有2例患者,分支穿过软骨将耳廓软骨也给予切除,术毕局部加压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术后送病理检查,均符合耳前痿管的诊断,随访1年治愈29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

    3讨论

    耳前痿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耳畸形,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1]。本病手术易复发。手术注意点:(1)术前炎症控制后再手术,术前注入美蓝液,术中对清除小分支很有意义。显微镜下易辨清痿管小分支走行,有利于彻底清除;(2)皮肤切口应足够长[2]。本组患者中有2例耳前痿管分支向上达耳廓后方颞筋膜表面,适当延长皮肤气口,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3)耳前痿管复发患者,多表现为耳屏前皮肤反复红肿,有时皮肤面无痿管口。本组6例复发患者中有4例无痿管口。用手摸到囊状物,直接在囊状物表面切开皮肤,找到痿管后将其切开;(4)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选择显微切除,显微切除具有视野清除,手术损伤小,术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可以避免手术后局部形成大而深的空腔,减少术后感染和局部瘢痕的形成,复发率低[2];(5)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复发原因:(1)痿管,小分支未能摘尽和术前未控制感染是耳前痿管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2)术前未注美蓝,凭经验切除,术中不细心;(3)多次手术使局部瘢痕粘连,手术解剖不清,小分支残留均可成为复发原因[3]。本组患者6例为复发患者,其中一例已做3次手术。反复感染局部瘢痕明显,另一例局部感染时,红肿范围达耳后,痿管分支较长,这一类病例,若不在显微镜下操作很难彻底清除。

    参考文献

    [1]田勇泉,韩德民,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熊高云,马超武.耳前痿管显微切除术23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3:38-350.

    [3]苏吉利.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的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6(32):38.

    【收稿日期】2011-05-05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王顺芸 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