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90
桥本病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关键词】桥本病;临床诊断;外科治疗

    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HD)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治疗不规范。笔者所在医院199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HD 59例,现将临床诊治问题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6例,女53例,男女比为1∶9。年龄21~68岁,平均42.6岁。病程2周~23年,平均16个月。

    1.2临床表现主诉为颈部肿块47例,颈部肿大12例,伴肿块9例,疼痛2例,压迫感6例,伴声音嘶哑、心悸1例。检查甲状腺肿块56例,单侧肿块37例,双侧肿块19例,肿块表面光滑39例,不光滑17例,质地中等以下18例,质硬38例;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2例,Ⅲ度肿大1例。
, 百拇医药
    1.3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升高6例,降低12例;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2例,减低9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16例,减低6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升高29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30例,TGAb与TPOAb两者均升高者21例,单项升高者26例,两项均正常者12例。B超检查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甲状腺癌11例,HD 16例,腺瘤样9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16例,提示HD 6例,未确定10例。

    1.4手术方法甲状腺全切除加颈部淋巴结选择性切除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11例,甲状腺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9例,甲状腺一侧叶次全切除21例,甲状腺单叶部分切除9例,甲状腺活体组织检查3例。术后不同程度服用甲状腺素治疗。

    2结果

    全组手术59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报告均为桥本病,其中伴发甲状腺癌6例,占本组病例10.1%,术前拟诊为甲状腺癌17例,误诊率为35.2%。伴发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占15.2%,术前拟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误诊率为47.3%;伴发甲状腺瘤11例,占18.6%,无手术并发症出现。
, 百拇医药
    3讨论

    3.1诊断要点HD正确诊断率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与甲状腺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很大困难,误诊率高。回顾以往的诊断标准,主要的依据是弥漫性坚硬的甲状腺肿大和自身抗体阳性[1]。但应当说明的是,自身抗体阳性,只表明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可以是桥本病,也可以是Grares甲亢,而且在一些甲状腺癌患者中,因其有细胞破坏抗体也可阳性,并成为其随访的一个指标。因此,自身抗体的阳性只说明有甲状腺抗原的暴露,它是一个相对特异性标志而非绝对指标。另外自身抗体阳性,要考虑到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结合本组患者临床特点,结节性与单侧发病表现明显增加,故对此类患者务必警惕,所以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辅助检查仅供参考。

    3.2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该项检查因其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以反复经行等优点而被接受。薛镭报道其阳性率达到88.9%[2]。然而FNAB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取材部位及病理学医生的经验,即便如此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不要把甲状腺癌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误诊为HD,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不能作为诊断HD的依据。本组FNAB 16例,6例确诊为HD,阳性率37.5%,这显然与FNAB经验不足有关。
, 百拇医药
    3.3HD与TCHD可以并发TC似乎已是共识,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这一观点,并发率从0.5%~38.0%不等,本组并发率为10.1%。由于HD存在免疫缺陷,癌肿好发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否像有的文献报道的那么高有待商榷。恶性肿瘤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是肿瘤反应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是HD并发TC。

    3.4手术治疗HD患者是否手术治疗仍颇有争议,多数认为切除甲状腺没有必要[1],切除后只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不足,害多益少。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HD是癌前病灶,主张手术治疗,甚至作全甲状腺切除,以免恶变[3]。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正确掌握HD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适应证主要为:(1)高度怀疑有癌存在时;(2)颈部有压迫症状;(3)甲状腺Ⅲ度肿大影响工作生活;(4)甲状腺疼痛较严重,患者痛苦较大;(5)患者恐惧恶性病变有强烈要求者;(6)无法接受药物治疗而症状明显者。手术方案应当个体化,结合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实施之。

    参考文献

    [1]朱敬之,吴志勇,邝耀麟.桥本病诊治现状.普外临床,1997,12(1):27.

    [2]薛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附36例报告).中华外科杂志,1996,34(3):95.

    [3]冷希圣,黄莛庭.甲状腺炎症性疾病.普外临床,1988,3(6):364.

    【收稿日期】2011-04-13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陈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