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42
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9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症状均得到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例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护理措施

    脑卒中疾病发生后会遗留下一系列的后遗症,其中抑郁越来越被重视,以前大多数患者家属只注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忽视了抑郁的发生,导致并发有抑郁的患者的康复过程比那些没有抑郁患者要慢得多,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1,2]。笔者通过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8~63岁,平均55.5岁。

    1.2诊断标准及分类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根据我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分类,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18例。

    2护理措施

    2.1饮食护理脑卒中患者经常伴有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的症状,首先对患者进行饮食上的指导,加强患者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高热量、低糖低脂饮食,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偏瘫,经常卧床,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身体采取功能位放置,预防褥疮的发生。

    2.2心理调节心理调节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首选护理措施,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对自身产生了否定情绪,悲观消极、多疑猜忌,许多患者担心疾病不能治愈,经常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有的甚至吃饭、睡觉等方面都有压力[4]。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采取鼓励、安慰、疏导措施,不但要详细解释患者的疾病过程,还要弥补患者的自信和自尊,多和患者交流,用移情的护理方法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患者的生活斗志。当患者身体恢复有进步时,及时地鼓励患者,让患者充满希望,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家属一起鼓励患者,让患者感觉自己仍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自身价值仍然存在。
, 百拇医药
    2.3特殊护理自杀倾向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是最严重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查房制度,预防患者自杀行为。针对自杀倾向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尽早识别先兆,通过患者的言语表达、行为来观察是否有自杀倾向,及时采取措施,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家属,严格禁止患者将危险品带入病房[5]。护理人员经常为患者列举一些病情恢复很好的病例,可以利用患者之间的交流来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教会患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舒缓负性情绪,譬如听音乐、与人交流等。

    2.4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要配合适当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给药前为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以及服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何处理等情况。护理人员发药时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数量、姓名、药物种类,将药发到患者手中时要让患者将药服下后方能你走开,预防患者不配合治疗将药物减量或者自行丢弃[6]。部分抗抑郁药患者服用后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口干、疲倦等副作用,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服药反应,必要时汇报医生。

    3结果
, 百拇医药
    本研究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后,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有18例(60.00%)症状消失,顺利出院;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有10例(33.33%),症状基本消失,陆续出院;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有2例(6.67%),症状仍然存在,继续治疗。

    4讨论

    脑卒中抑郁程度直接影响脑卒中的预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的负担。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心理调节、特殊护理、药物护理等方面进行,从语言上安慰鼓励患者,从非语言方面对患者进行支持,利用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介质释放导致血液中介质浓度进行干预,多方面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治疗,疗效满意,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郭全芳,张云红.抑郁患者情感体验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965.

    [2]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28-631.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

    [4]鲍云芳.脑血管意外患者抑郁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1,7(2):88-89.

    [5]Pohjasvaara T,Leskela M,Vataja R,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executive dysfunction and functional outcome.Eur J Neuro,2002,9(3):269-275.

    [6]刘威,胡静.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需求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98-5699.

    【收稿日期】2011-04-29

    (本文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刘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