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5期
编号:13433005
肌电图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发病率较高, 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具有按神经节段分布和单侧发病的特点, 多发于三叉神经、颈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极易并发其他疾病, 如全眼球炎、角膜炎、结膜炎、脑膜炎和内耳功能障碍等[7, 8]。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前常常会有轻度乏力和低热的症状, 发病区域的皮肤伴随着强烈的灼热感和神经痛, 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麻木感和疼痛感, 即后遗神经痛, 常常在发疹前和发疹时出现, 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消失, 少数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痛可以持续>1个月,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难以治愈, 属于慢性疼痛综合征, 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会产生自杀倾向。有研究资料显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具有一定的联系, 原因在于患者的神经系统在遭到病毒的感染或损害后, 人体外周的神经尤其是髓鞘粗神经纤维轴突会突发性的减少或出现胶原化现象[9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