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5期
编号:13433840
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预警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压氧治疗期间的作用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高压氧治疗期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联合于进行护理的作用。方法 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预警性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5.32±1.35)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4.32±0.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7±1.50)、(7.09±1.8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5.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高压氧治疗期间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预警性护理, 更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高压氧;护理风险管理;预警性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100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多在劳作或情绪激动后发生, 每次发作持续3~5 min, 可数日1次或1日数次,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2]。高压氧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 使人体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 能促进细胞的代谢和细胞功能的恢复, 从而改善心肌功能, 但由于该治疗方式的特殊性, 可造成耳气压伤、肺气压伤、氧中毒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影响治疗效果[3, 4],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保证治疗效果。预警性护理是一种风险防范管理, 在护理过程中运用警惕性眼光,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指有目的的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活动, 保证护理质量, 减少护理风险。本研究中主要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预警性护理应用于高压氧治疗期间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9例, 年龄45~88岁, 平均年龄(67.5±7.9)岁, 心绞痛(CSC)分级: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9例。观察组男23例, 女21例, 年龄45~89岁, 平均年龄(68.0±7.8)岁, CSC分级:轻度21例、中度15例、重度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 患者均有明确的心绞痛发作史;具有高压氧疗适应症;对于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气胸、活动性出血、上呼吸道感染及高血压未控制者;伴有传染性疾病者;伴有精神疾病、智能障碍者等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预警性护理, 总结分析高压氧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分析出现原因, 制定预警性护理计划, 在治疗前严格询问患者的病史资料, 了解患者的病情, 详细讲解注意事项, 并进行舱外模拟演练, 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对于存在呼吸道感染、慢性鼻咽部疾病及气胸者应禁止入舱, 对于病情急需治疗者, 可在进舱前予以血管收缩剂滴鼻及血管扩张剂处理, 并缓慢加压、减压, 在舱外配备相关抢救器械及药物, 以方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①改进护理流程:分析高压氧治疗期间护理流程, 总结归纳高压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 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及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改进护理流程, 从护理人员、患者两面进行风险管理。②风险管理措施:护理人员强化护理培训, 定期进行高压氧知识培训, 内容包括高压氧治疗原理、高压氧舱的具体操作方法、高压氧禁忌症及适应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处理, 在培训后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提高护理质量。③患者完善健康宣教:高压氧疗前统一进行高压氧治疗知识培训, 介绍高压氧治疗的优势、高压氧的治疗原理、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在讲解过后为患者发放注意事项手册, 供患者翻阅。优化护患沟通, ④强化心理疏导:面对患者时保持良好的态度, 了解分析患者的性格、家庭环境、工作等内容, 实施针对性的沟通,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负性情绪, 并分析原因, 通过语言鼓励及恰当的行为指导,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⑤完善治疗护理:加压过程中对患者不断予以鼓励,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缓慢匀速的加压, 使患者逐渐适应高压环境, 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咽鼓管调节动作。同时护理人员集中注意观察患者舱内的情况, 有严重耳痛者立即停止加压, 并指导患者通过捏鼻鼓气等动作调节, 若调节后仍不缓解则应立即出舱, 进行匀速减压, 并叮嘱患者避免屏气, 注意使用一次性吸氧物品, 避免交叉感染。

    1. 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 用HAMA、HAMD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HAMA包含14个项目, 按照5级评分法, 每个项目0~4分, 分值范围0~56分, 分数越高为焦虑症状越严重。HAMD包含17个项目, 其中10个项目按照5级评分法, 分值0~4分, 7个项目为3级评分法, 分值0~2分, 总分范围0~54分, 分数越高为抑郁症状越严重。②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王中秋 王晓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