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21期
编号:13366592
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采血模式对血常规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62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 按照采血方法不同分为末梢采血组与静脉采血组, 每组31例。静脉采血组患者抽取肘部静脉血样, 末梢采血组患者抽取无名指指尖血样, 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 静脉采血组患者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采血组患者采血后3 h RBC、WBC、HGB、HCT及PLT水平低于采血后即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采血组患者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 RBC、WBC、HCT及PLT水平均明显高于末梢采血组, 静脉采血组患者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 h的HGB水平分别为(131.06±4.18)、(130.86±4.19)g/L, 均明显高于末梢采血组的(107.54±3.35)、(100.02±2.43)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末梢采血方式, 静脉采血检测结果更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 静脉采血方式更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以保证检验效果。

    【关键词】 静脉采血;末梢采血;血常规检验;效果对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44

    血常规检验可对患者机体细胞形态变化、分布变化以及数量进行更清晰、准确的了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