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9期
编号:13062529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8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除外长QT综合征患者8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2例, 成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0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5例,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2例, 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6.7±6.1)岁, 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7±0.8)年。研究组男20例, 女20例, 年龄61~81岁, 平均年龄(65.2±5.5)岁,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5±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持续性心电监护,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及时为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治疗, 首次剂量控制在1 mg/kg, 每10分钟注射50 mg, 当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转变为窦性心律失常时可以静脉注射1~4.0 mg/min, 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减少用量, 剂量控制在<100 mg/h。研究组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 首次剂量控制为150 mg, 控制好滴注速度, 保证在10 min内滴完, 当药物见效后保持0.5~1.5 mg/min进行维持治疗, 病情减轻后逐渐减少用量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