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6期
编号:13068460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早期干预治疗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入院后立即抽血送检, 测定血糖、心肌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气分析及其他生化指标, 以供对比观察, 均持续心电监护。两组患儿均于入院后2 h内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CRP、PCT、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及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等), 参考院外诊疗情况, 及时调整抗生素, 必要时给予甲强龙、丙球静脉滴注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入院后2 h内), 若低血容量者先纠正, 继之给予多巴酚丁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稀释后泵入, 泵速为2~5 μg/(kg·min), 由2 μg/(kg·min)开始, 根据病情增加剂量。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脏器衰竭情况及病死率等变化。其中脏器衰竭的诊断根据文献1996年第二届世界儿科危重医学大会提出的小儿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诊断标准[2]。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两组疗效及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血压稳定时间、不良反应情况。显效: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尿量在24 h内趋于正常;有效: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尿量在72 h内趋于正常;无效:呼吸、血压、心率、意识、尿量在72 h后仍未达到正常范围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