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1期
编号:12834413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
     本研究显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不仅可以预测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 而且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因此降低血清hs-CRP水平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新起点。目前在小样本临床试验中[4], 发现他汀类和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 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另外改变患者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减肥、适当的体育锻炼等也可以降低hs-CRP水平, 对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动态观察患者血清hs-CRP水平, 可以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显示血清hs-CRP水平能够更灵敏的反映疾病炎症情况, 是一种新的预测脑血管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Napeli M, Papa F, Bocola V. G-rcactive protein in ischemic strok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Stroke, 2001, 32(4):917.

    [2]中华神经学会.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9(6):379-381.

    [3]王爱民, 周颖, 肖波, 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18(2):153-154.

    [4]Bickel C, Rupprecht HJ, Blankenberg S, et al. Relation of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C-reactive protein, fibrinogen, vonwillebrand factor, and leukocyte count) and statin therapy to loug-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Cardiol, 2002, 15(89):901.

    [收稿日期:2015-12-16], http://www.100md.com(王淑琴 左俊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