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0期
编号:12854093
妊娠期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 探析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转归。方法 对11例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妊娠期急性肾损伤患者都根据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 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其中有6例终止了妊娠, 3例自行阴道分娩, 2例引产;7例早产儿, 4例足月生产;有7例出现了新生儿窒息, 发生率为63.7%;新生儿死亡5例, 死亡率为45.5%。结论 由妊娠期各种疾病所引起的妊娠血容量不足、肾血管痉挛、微血管性溶血以及毒物的损伤等因素是引起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 其中重度妊高症引起的先兆子痫、子痫、胎盘早剥和感染性流产或引产引起的败血症、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妊娠期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因素, 应该尽早发现发病原因并及时治疗, 进而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妊娠期;临床特点;病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59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原来被称作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是一种临床常见危重病症, 致病原因非常多, 有研究表明, 急性肾脏损伤在医院内的平均发生率为5.7%, 死亡率较高, 可达60.3%[1]。妊娠期急性肾损伤多数是由先兆子痫、微血管性病变等一些严重的妊娠期疾病所引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