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336242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赵超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

    

    【摘要】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与阿司匹林(拜耳)联合用药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A)中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6例,服用拜耳100mg,1次/d,再服用波立维,首次剂量300mg,维持剂量75 mg,1次/d;对照组104例,仅服用拜耳,持续治疗时间均一年。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实验组11%、对照组17%。实验组出现出血的患者为6%,略微多于对照组4%,但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结论 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UPA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关键词】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

    

    

    UP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不恰当的治疗极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1]。我院内科从2005年1月开始联合应用波立维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210例,诊断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实验组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平均年龄(58±8)岁;对照组104例,其中男60例,女44例,平均年龄63岁。实验组也对照组患者在疾病、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控制活动卧床休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ACEI、CCB、ARB,遇到发作心绞痛未能及时控制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波立维)75 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肠溶性阿司匹林(拜耳)100 mg,1次/d;对照组:仅服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拜耳)100mg,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预期结果 ①住院治疗4周内心绞痛症状消失>48 h为治疗有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②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变化:异常STT下降<01mV;倒立T波变为直立;抬高的ST段下降到无心绞痛发作水平。③用药:监测即刻、1个月、3个月、半年、9个月、一年的血压情况,血常规检验结果,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④随访监测用药半年到一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⑤观察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

    14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

    显著有效:心绞痛在1~3 d内缓解;有效:心绞痛在4~7 d内缓解;无效:心绞痛在7 d后仍无缓解。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90例占83%,无效16例占17%;对照组有效76例占73%,无效28例占2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改变

    186例患者在发作心绞痛时出现心电图STT的改变,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立,ST段的下移或着抬高。治疗四周后:治疗组70例患者的ST段恢复正常,22例ST段显著改善,14例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对照组36例ST段恢复正常,35例ST段显著改善,35例心电图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3 治疗终点

    一年内总结心血管导致的死亡及非致死心梗发生率,治疗组2例因发生心衰而死亡,5例发生急性心梗;对照组4例因心律失常或心衰而死亡,6例因发生急性心梗死亡。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咯血发生,出现3例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出现咯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的或者致命的出血,无明显的粒细胞减少,无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程快,致死致残率高,是心血管常见的急症之一。常因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松动、破裂,斑块内致血栓形成的物质暴露于血液中,致使血小板黏附在受损表面粘附聚集,形成血栓,终使心肌灌注受损。

    波立维(氯吡格雷)是一种新的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的药,主要通过抑制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粘附聚集达到疗效。而阿司匹林责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来阻断血栓素A2(TXA2)合成,以此达到抵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由于TXA2及ADP在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反应中是相互独立两个重要环节,而且抑制两个环节比单独抑制一个环节有更好的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2]。此研究结果表明: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较独立使用阿司匹林在治疗UPA中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42kb)